弄清这7个问题,社群运营不发愁
做生意,都知道流量贵。线上如此,线下亦是如此。所以大家才会微信、微淘、QQ、抖音、快手拼命加粉建群攒人气。
建了社群就等于获取了流量吗?思考社群变现之前,首先自查群里有活跃度吗?粉丝有忠诚度吗?
规模化社群运营前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疫情期间,淘美妆商友会特聘业内优秀讲师,面对全行业免费开放疫情系列公开课。
本期我们邀请到资深社群运营专家黄东康,他以某高校社群从0到10万粉丝的运营经验为例,拆解了社群规模化运营中的常见问题。
黄东康建议,对社群进行规模化运营前,可以先建立样板社群进行“实战演习”,在运营时,对所有想法和可能遇上的问题进行验证,以保证在规模化运营时,能够对大概率问题进行预判并迅速解决。
如何做“模板社群”?
第一,门槛一定要高。样板社群的门槛决定了社群的生命周期以及未来规模化运营程度,所以入群条件一定不能放松,成员资质越高越好。
第二,每天给群成员不同的内容,尽可能触达到群内每位成员并与之产生互动。
第三,社群要有核心主题,比如健身群、卖货群、吃货群等等;同时,还要有核心优势,其他同类社群不具备的才能吸引并留住粉丝。
第四,群内所有人对同一件事都有共同需求且能够参与,比如拼车、团购等等。
为什么要招募社群志愿者?
在规模化的社群中,志愿者也是运营团队的一部分,运营者可以招募社群志愿者,甚至可以组建团队共同管理社群,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社群运营能力,并根据他们期望获得的内容给他们设定不同的任务,能够有效帮助运营者管理社群。
同时,运营者也可以通过志愿者关注到每位群成员的动态,产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内容,这样就能让群成员产生强大的归属感以及与本地平台社群的竞争意识。
社群志愿者该如何管理?
第一,能力适当培养,够用就行。志愿者陪伴社群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技能培训上以基础运营和日常维护为主,不需要深度培养。
第二,情感链接到位,点对点强链接。个人关系上可以无限延伸,私聊、线下聚餐等方式可以拉近与志愿者的关系。
第三,帮助志愿者构建个人品牌,让他们有所成长。
第四,利益驱动、情感驱动、荣誉驱动、责任驱动,并排向前,交替使用。
成功的社群都做对了什么?
对规模化的社群来说,营造独一无二的群内氛围很关键,这也是吸收并留住群成员的重要因素。
第一,所有社群话术带有强烈归属感,以高校社群为例,话术中可以带上学校、老师、标志性建筑的名字,营造亲切感和归属感。
第二,和社群成员表现得熟络。在与群成员交流的时候,记住大部分人的特点,营造亲密关系。
第三,重视社群的每一件事,关心社群的每一个成员。比如有人发布违规内容一定要正式强调,成员为维护社群做出的贡献也要及时公告表扬。
第四,社群规则公平公正公开,不带个人色彩,不参与有争议的内容讨论,保持立场中立。
失败的社群都做错了什么?
做社群难免不踩坑,踩过的每一个坑都是经验教训。在运营中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一定要小心了。
第一,社群变现方式单一,缺少核心产品,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第二,没把握好社群的新生力量,把之前的积累当做护城河,心态保守。
第三,做过多无关内容,重运营,却没能匹配相应的业务变现。
第四,团队止步不前,过于安逸,未进行创新改变。
如何保持社群的生命力?
第一,要有持续的社群变现手段,增加收入来源,比如付费进群、知识付费等。
第二,社群有生命周期。社群的壁垒不在于积累,而在创新,要对社群生命周期做系统运营,不断建设新的社群和品牌,给后来者足够的空间发展自己。
第三,心态开放。运营者只抓核心资源,其他资源可以开放给合作者和社群管理者。
电商社群规模化运营有哪些误区?
第一,不是所有流量都是通过社群来变现。要量入为出,规模化社群对运营者能力的要求很高,不能把所有的流量都压在社群上,一旦做不好,会严重损伤店铺的私域流量,朋友圈、私聊等方式也能够很好地促进流量变现。
第二,不要试图用社群解决所有的问题。社群只是工具,社群目的可以多样化,比如变现、拉新、品牌宣传等等。做社群首先要明确目的,找到与之相关的侧重点进行运营,否则团队辛苦,用户也疲惫。
第三,不要期望团队能够接住所有流量。要从团队实际能力出发,一般早期能够承接群在10-20个,5000-10000人,随着经验和团队的成熟,后期可持续增加,而增加的前提是对自身承接力做好评估。
电商社群氛围该如何打造?
第一,不要站在用户对立面强推产品,避免正面博弈。
第二,以不同维度建立社群,共建标签,不要让用户重复加群。
第三,加强不同群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第四,挑选志愿者,让他们在有主题的交流中把产品推广出去。
第五,让群成员知道他们是独一无二的,给每个群一个单独的名字,不要用数字命名。
第六,以带货为目的的电商社群,还需具备优秀文案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模仿和创新的能力,不断尝试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