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摆摆网 > 问答 > 电商人物 >

李彦宏:收到无人驾驶罚单,希望在2018年实现无人车量产,你怎么看?

栏目:电商人物   时间:2019-04-15 14:31


李彦宏:收到无人驾驶罚单,希望在2018年实现无人车量产,你怎么看?
[ 标签:李彦宏无人车 ]

  • 全部评论(7
  • 1楼
    死皮7 2019-04-15 18:01:11

    无人车能看明白交警手势吗,会分清高峰期吗,会主动礼让行人吗,会自动加油和道路改变自动升级吗?想一想都不可能行得通,等国人都遵守红绿灯再研究吧,估计交警那关这车就流行不起来,也不愿意让这车流行起来。

  • 2楼
    唐漲老 2019-04-15 17:31:11

    以目前国内的经济来看,无人驾驶汽车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个人来说,可以免除驾考之苦,购车的花费,打车的困难。对国家来说,可以抢占科技制高点,改变我国传统汽车行业落后的局面,实现弯道超车。一举数得。

  • 3楼
    我还没飘 2019-04-15 17:01:11

    其实我还是非常关注百度的。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包括企业都是盛极必衰,所以现在的陆奇来到百度,可以是衰极必胜的前兆吧。本人没考驾照。很大原因就是相信未来相信无人车的到来。

  • 4楼
    yangdianbj 2019-04-15 16:31:11

    少搞噱头,踏踏实实为百姓造车,目前百姓最烦是什么,堵车,堵车,堵车。企业要有使命感,拿出真金白银来为社会为百姓做恭喜。你做到了一定有丰厚回报的。各位大佬,这事能办不?现在网络速度越来越快,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能否每个私家车出行都像航空公司的航班一样申请专用的线路。比如,从西三旗桥到机场,我们第一天在交管中心的手机APP的申请线路,约定好线路和出发时间,一路绿灯,以最优的路线,最短的时间到达。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所有路网,充分利用路网24小时的每分每秒。消失所有的红绿灯,所有的车都装有摄像机相关的传感器精确定位车辆动态,驾驶台上有交管局配发的专用指路设备,包括路线指导,语音提示等。按照交管局设定的车速,方向精确行驶。设备厂商和保险公司结合,所有的车都是全险,出问题全部赔偿,所有 车辆缴纳使用路网的费用,存在路网使用服务费用,也能发挥地铁的价格优势。车上有交管局发的路线,速度,驾驶必须严格执行,不执行第二天再申请路线时会被拒绝。这样在大数据的指导下,所有的车辆出行都在控制下,最大限度发挥路网的运行能力,发挥车辆最佳的车速。总之,出行就要申请路线,和飞机申请航线一样。行人坐摆渡车,快速摆渡到对面马路,安全快速。

  • 5楼
    产业前沿 2019-04-15 16:01:11

    谢邀!传统公路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最终可能会失败。实际驾驶过程中的应变,会有无数的场景需要应对。可以是很简单的一个拐弯,也可能是减速刹车拐弯加速...连串动作,视和听觉感知后分析反应出相应的动作。机器只能按程序做事,也因为有程序,才有自动化,而自动化就是按套路解放人力的。如果是专用的道路和不会有异常事故发生的交通,无人驾驶就可以有所作为。因此,量产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 6楼
    张朝闻 2019-04-15 15:31:11

    我认为无人驾驶商业运作是个发展方向,但不是考虑运用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乘用车和私家车),因为它的运用首先要考虑他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人工智能设备在于人工而智能只是按照人为设置的逻辑程序运作的,他只是机械地扏行程序指令,一旦失误造成机毁人亡大事故,变化了的运动车在大中城市不适用,尤其在相关法律制度没健全的时机开无人驾驶车上路应该吃罚单,至于无人驾驶应该运用在大型仓库,城市路面扫地喷水等地方,提高智能化减轻劳动力这才符合当前的需要。

  • 7楼
    笔记侠 2019-04-15 15:01:11



    前不久,李彦宏在百度的AI开发者大会上回应,之前驾驶无人车上五环,确实吃到了一张罚单。 但是言语中,李彦宏更多的是激动和踌躇满志,“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还会远吗!”李彦宏的态度已经似乎很明确:罚单是小事,无人车早日量产才是大事!但是,我想从这两个层面回答题主的问题:1.收到罚单真不是小事;2.2018量产无人车不是大事。
    一、收到罚单不是小事收到罚单这件事背后隐藏着一个制约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因素——配套的法律法规。前不久,深圳市的无人驾驶公交上了各大新闻的热搜榜,但是实际上,深圳市的这次试水,仅处于“数据采集”阶段,只对一些专业人士开放。对于未对公众开放的原因,深圳公交集团方面表示,在法律法规方面还有一定的障碍和流程,“目前这些车辆还都是临时牌照,线路正式设立还在等市政府和交管部门的批文。”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我国2011年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没有将无人驾驶的问题纳入考虑。也就是说:根据现行法规,机动车必须由合格的驾驶员按规定进行驾驶。在笔者看来,真正配套的法律法规落地实施还有相当漫长的过程。首先:“造车”技术成熟,不代表已经达到法律跟进的阶段。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对AI技术发展的重视,但是这并不等于释放了可以随时跟进法律的信号。因为,无论是个人的无人车,还是无人公交车,都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比如事故责任认定、操作技术规范、道路交通的设备、指挥以及引导方面,自动驾驶领域还处于空白。所以,虽然无人驾驶的“造车”技术貌似成熟,但是支持无人车上路的整个流程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极其成熟的阶段。其次: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达标。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国际分类标准,自动驾驶技术分级从L0到L5,其中L0级即为纯人工驾驶,汽车只执行命令而不进行驾驶干预;L5级则对应完全自动驾驶技术,汽车可在不需要司机介入的情况下完成所有操作。而目前,我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基本处于L2阶段前后。深圳的智能公交车达到虽然达到了L3级,但为防止出现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应付的突发状况,司机仍然需要保持精力集中。为此,作为政协委员的李彦宏在去年两期间,也提出《关于加快制定和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提案》的提案,建议我国应从国家层面对无人驾驶予以重视。提案中指出:“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政策法规与无人车发展还不相适应。”至此,回答了题主第一个问题,收到罚单不是小事!二、2018年量产无人车不是大事首先,无法再真正的公路上试驾,无人车即使量产也没有太大意义。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而言,真正在公路上驾驶,还有许多场景上的难题,比如:在高峰期的十字路口。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必须遵守社会可接受的交通实践。而这里面包含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掺杂其中。我们看一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况:比如:在美国,行人有优先权,行人过马路时汽车通常会停下。而在伊朗,第一个占据空间的人可以先走。这就导致:并不确定行人和汽车谁会先停下。再比如:在阿姆斯特丹,有优先权的通常是骑自行车的人,因此,如果成群的骑车者从各个方向驶来时,无人驾驶汽车要100%保证驾驶的安全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无人汽车制造商也曾坦言:生产出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很难在真正的公路上驾驶。其次,还是法律法规的问题:如何说服监管者?关于法律法规的问题不在赘述,无论从安全性、功能性还是易用性,还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来做出提升,达到监管层面的认可,所花费的时间是漫长的。再次,无人驾驶车还无法像人类驾驶员一样自然的适应行人。其实,大多数从业者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讨论,大多还停留在:如何提升技术,如何最大化的做到安全。但是,问题是:驾驶汽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包括驾驶员之间的互动,以及驾驶员与行人之间的互动。“老司机”一词就形象的说明了一点:驾驶不仅是技术的问题,还有庞大复杂的“文化”。比如说:礼让、会车、危机预判等等,这些不是说会开车就可以,还需要拥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关于这一点,美国的机器人制造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教授,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很好场景:比如在雪天,汽车必须时刻关注身旁经过或在街道上行走的行人,而且要据此作出决策。究竟应该像多数人类驾驶员一样从行人身旁开过,还是应该慢慢跟随,来避免潜在风险?如果慢慢跟随,后边就会堵车。被无人驾驶汽车拦住去路的人类司机肯定非常恼火。于是,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就成了遭人嫌弃的东西。至此,回答了题主的第二个问题:在目前阶段,除了量产无人车,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以上。 ↑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