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朋友:您是在创业,不是在上班

创业朋友:您是在创业,不是在上班

导读语

近期老顽童与一个正要创业的哥们聊得特别多,听了他的想法后,老顽童就直接说:“您是在创业,而不是在大公司上班”。创业与上班是两回事,创业首先是您心理的成熟度;其次是心态的转型;再次才是好项目、好团队……

下面老顽童将把这次交谈简单分享,希望能给创业朋友或正在创业的朋友一些提醒。

项目的前景:非常棒!

这哥们说,他要打造中国未来家庭消费入口,项目详情因考虑保护当事人的商业机密就不写出来了,此处省略1000字,呵呵,老顽童向广大粉丝说声对不起,非常感谢理解。

老顽童听了后直接拍手叫好,非常看好这个家庭消费入口,在中国,老顽童认为:80-90后用户群体已成为中产消费能力主体,而且这个群体从小就生活无忧,因此在消费理念上一定会比60-70后的人要奔放、超前些,另外这个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已婚大部分都有了孩子,他们在工作中也大部分已成为企业的中层,收入都不低,这意味着什么?当然是中国的消费主力军啊,更是中国经济拉动内需的主力军。

不光是他们自己的消费能力强、超前,而且这个消费群体因从小衣食无忧,还会带着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等4个老人的消费,当然这些老人是不会去主动消费,但这对年轻夫妇会为了表达孝心,会经常替他们把东西买回来,老人们心疼孩子,就不得不把自己的积蓄拿一大部分出来开销,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消费刺激啊……老一辈经历温饱不舍得花钱,而被他们的子女替他们消费,想到此处,老顽童不得不佩服这哥们主张打造家庭消费入口的前瞻性,只要用心挖掘,它就是一个金矿。

围绕家庭消费入口,初步可以形成以下三个消费场景:

1、围绕孩子形成:教育、健身、保险等巨大消费场景;

2、围绕80-90后群体形成:健身、社交、投资、旅游等巨大消费场景

3、围绕他们上一辈形成:被消费或主动帮助子女超前消费买单的场景。

4、以家庭消费入口为基础,打造各类社群,建立强关系高频社交圈子而引爆各种消费场景的时代到来。

具体怎么运作老顽童不做详细介绍,但老顽童认为:这个项目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前景大有可为,非常棒!

合伙人机制:规避风险、激活个体

 

此处省略1000字,不做介绍。

创业团队组建:人才复用和成本控制

这哥们先是根据项目的目标,做了一份团队组建预算,老顽童看了以后,就直接说:“你是在创业,不是在大公司上班”,这哥们看到我这篇文章估计要难受很久,呵呵。

老顽童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创业的确如此。因为老顽童发现这哥们把团队组建得非常庞大,相应的成本就很虚高,这完全不符合创业团队的组建,因为对一个创业老板来说,你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钢刃上才行,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就坚决砍掉。

再次得罪了-哥们,我写文章,要讲讲具体案例,所以……委曲了。比如:在技术团队上,他把android、ios、后台研发、美工、UI/UE、前端开发全单独设立岗位,这显然是大公司的打法,职责分明,管理清晰,但在创业公司不允许我们这样干,必须得把有些相近的岗位做合并,招聘时要好好把关尽可能地找到能复用的人才;在非技术岗位上也是如此,把财务、出纳、HR、行政、工会、党务啥的岗位搞那么多,无非是增加人力成本,老顽童跟他说:“这些岗位可合并为一个人干就行了”,原因是:创业公司哪那么多钱数?哪那么多帐做?哪那么多人招?等等,创业就是要节约成本,人才复用,达到资源发挥最优。于是老顽童出“騒”主意,把团队组建方案做了调整后,预算成本降低了1/3。

老顽童认为:团队打造首先是找对的人,其次是人才复用,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请记住:你在创业,不是在大公司上班。

让产品变成现实的城堡:明确生存期

虽然是好个项目,但能不能做成还得事在人为啊,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积累与执行到位,但失败只要有一个就足以让你万劫不复!

这哥们对产品的规划上还处于一个概念层,具体如何落地、如何分阶段实施、迭代调整周期还不是很明朗,比如:究竟如何用产品实现把家庭消费入口进行具体落地?如何把这高大上的产品推送到用户面前?如何进行运营转化价值?在这个产品的打造过程中,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在不同阶段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我们的产品战略?等等,这些都需要考虑并能写在纸上的方案必须要有,否则你的创业就成了纸上谈兵。

80%的创业都都是因为一个项目走到一起,老顽童要提醒创业朋友们,你的创业项目生存期有多长时间?一定要清楚,否则你的成本投入将遥遥无期,就好比你在过一个山洞,漆黑一片永远也不知道出口在哪里,那是很恐怖的。

好的项目一定要有优秀的团体执行,让产品变成现实的城堡,并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和移动终端重构消费场景,不但要解决用户体验的痛点,还要解决用户体验的甜点、痒点、尖叫点和兴奋点,从而引爆产品消费场景。

老顽童认为:不管你有多好的项目,多好的idea,作为创业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生存期有多长,你的存量市场有多大。创业朋友:您是在创业,不是在上班

公司发展战略:最多不超过2年

和这哥们聊到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问题,这哥们非常有想法,野心很大,但老顽童还是要泼下冷水的,打造家庭消费入口,前景确实不错,也很有商业价值,你不做一定会有人去做。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在老顽童看来,做为一个创业者,光有战略不行,还要有策略落地才行,换句话说:“战略其实是很虚的,只能做为一个高高挂起的饼,你够不着也吃不到而已”,真正创业成功的人前期都不是很刻意讲战略,而是优先生存下来,不管你是高大上还是野蛮式生长,活下来才是王道,只有先活下来,你才有资格图发展、讲战略、才有机会实现创业的初衷与理想。

比如:华为创业初期任正非为了公司能生存下来,还卖过减肥药;就是决定走自主研发的战略时,也是从最初的组装贴牌做起的,从华为的案例就知道,创业真的没有外面讲得那么顺风顺水,一定要先求生存,再图发展。

老顽童认为:一定要讲战略的话,那也最多不超过2年,并分解多个阶段目标来实现,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大战略。

技术创造价值,运营转化价值

如果你是从技术转型过来创业的,特别要注意运营的重要性,老顽童接触过好多技术出身的创业朋友,都容易陷入技术的定向思维,而容易忽略产品的运营。

比如:做技术出身的朋友或多或少会去关注技术的实现细节,打造产品的时候也非常容易陷入产品功能的堆集,其实对用户来讲,不是他想要的功能多一个都嫌烦,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在这个免费、共享经济时代,如果你的产品体验不好,用户抛弃你是分分钟的事,所以不要过于迷恋技术,技术创造价值,运营转化价值。

另外,老顽童特别要提醒的是,你所做的一切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价值转化赚钱才是目的,千万不要被外面的各种高大上的概念和商业模式冲昏头脑,任何时刻请记住:你是个创业者,而不是上班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