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导读语

老顽童公众号很久很久没有更新了,心理总感觉对不起广大粉丝朋友,确实很忙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更新与不更新都是老顽童的独特态度,周末老顽童就产品运营的一些梳理随笔……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用户运营

老顽童发现:创业老板都爱一厢情愿地要快速打开市场,他们总认为产品快速销售出去就能为企业赢得生存空间,因此他们在制订产品运营方案时,过于急攻近利,往往很少去考虑运营推广成本上的风控,更会被外面一些产品运营的表面所蒙弊,看到什么好玩、有趣就愣是要搬到自己的产品运营中来……缺乏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定位,成功需要方方面面的积累,而失败只要有一个短板就足以让你万劫不复…

用户运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掌握自身用户的用户结构。你的用户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他们分布在什么样的年龄层次,集中在哪些省份,他们受教育程度如何,兴趣点有哪些,这些数据中,是否可以产生用户类型,这些都是做基础用户分析的指针,而对基础用户的分析会决定运营人员应当采用何种运营策略、使用何种运营工具、发布哪些运营活动和内容。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用户运营要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用户的规模以及增长或衰退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用户分级,新用户多少、老用户多少、每日增长规模多少、用户都处于怎样的生命周期。

用户运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就是开源(新用户拉动)、节流(防止流失与流失挽回)、维持(已有用户的留存)、刺激(促进用户活跃甚至向付费转化)。

三、流量运营

流量建设是要通过各种推广、扩散、营销、活动,提升网站的流量指标,我们通常所说的PV、UV、注册转化、SEO都在这个环节。

流量的重要性就好像是漏斗,如果每一个环节的转化是漏斗的一环,如果要累积到足够多的有价值用户,流量越大,可转化的基础用户量就越大,那么当转化率到达瓶颈之后,持续的大量的流量是用户维系的前提。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了流量,有了用户之后,运营的大部分工作就在于如何去持续有效的推动用户的活跃与留存,并且从中发现有价值甚至高价值的用户,这些用户会持续的为网站与产品带来价值、产生收益,让我们的网站和产品可以存活下去,并且活的有质量的流量才是关键。

四、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是一个非常讲究文案能力的工作,它对任职人员的思路灵活度、创意、逻辑都有要求。你不能想不出有趣的新鲜的点子来规划和展示你的内容,你也不能过分浮夸搞的用户不知你所云。

不同的网站和产品对于用户运营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差异,取决于网站和产品有多依赖用户,内部如何定义用户。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你还要熟练的掌握网站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网站的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你会懂得用户为什么来、为什么走、为什么活跃、为什么留存,对新用户的增长,已有用户的活跃和留存,活跃用户促付费,流失用户的挽回都有对应的措施,才能达到所谓“想得出办法、干得出事情、负得起责任”这样基本的用户运营职责。

内容运营要思考的问题:

1)内容消费者定位(网站定位+受众定位+运营目标)

2)内容来源确认(采集或是寻找内容制造者)

3)内容标准的确立(有哪些内容、如何展现内容、评判内容质量的标准) 我认为,内容运营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去制造内容与发送内容的操作。

五、运营时机

我们在做运营之前,首先要了解产品的状态,是否到了需要运营发力的阶段,首先要了解用户的状态,用户能够接受怎样的运营手段。

运营是个吃力但未必讨好的活儿,运营的结果好不好,并不仅仅取决于运营的个人能力和运营团队的能力,还有一些无法回避的关键要素,比如产品的成色、用户的习惯。 如果你也关注互联网,你会发现,腾讯经常被喷抄袭,360被骂作流氓,百度一直被吐槽竞价排名,这些不但与公关有关,也和运营方式有关。

在很多情况下,运营都有可能变成渣渣,比如,产品定位错了,于是做出来的东西是个神马玩意儿,你虽然心里一直在吐槽,却发现老板决定将错就错,于是你硬着头皮上了……

运营时机要思考的问题:

1)内容质量的甄别

2)好内容的露出与呈现方式

3)持续的推送与推荐机制的建立

4)“自运营”的路径与机制选择

六、运营策略

1)把用户当成是傻子。简单明了图文并茂的告诉用户你是什么,你能做什么,用户从哪里开始体验。

2)最大程度的展现核心功能、核心价值、核心玩法。

3)分阶段展示次要功能、次要价值、次要玩法,不要试图全部塞给用户。 4)根据数据表现,调整文案,改进引导顺序等。

5)要有趣,不要让用户觉得烦躁,步骤要简单、流程要短,很少有人有耐心数次点击还没看明白你要表达什么。

6)引导要捆绑用户行为,用户的每一个反馈可以告诉你他究竟是否明白你在和他说什么。每一个反馈都可以提供一些激励,促进他继续下去,完成流程。

节流的核心三原则:

1)定义清楚流失的标准是什么用户在多长的时间没有登录网站或者产品就意味着流失,这是一个定义和标准的问题。

2)建立流失预警机制 用户在何种情况下可能会流失,要通过运营数据得到一些模型,并制定相关的运营策略。

3)对已流失的用户进行挽回 三件事说来简单,但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观点:运营数据分析本身不在于数据,而在于分析。或者说,任何一类数据分析的关键点都在于分析,而不在数据本身。数据表达出的涵义与多种因素相关,尝试学习运营数据分析之前,要尽可能的抛开预设立场,而同时,各个阶段的不同类别数据的重要性是变化的。

网站或产品建立的初期,流量指标很关键,但是它不仅仅是UVPV、停留时间之类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流量来源于何处,流量到来之后浏览了哪些页面,做了什么操作,在哪里流失。

到了持续运营阶段,单一的流量指标已经意义不大(并非没有意义),而更重要的是用户的留存、活跃指标,甚至是付费用户的规模。

到了成熟期,需要关注用户流失的速度、分析流失的原因,对依然留存与活跃的用户给予重点的关注,当然也要避免唯数据论 数据既可以说明问题,也可能遮蔽视线。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能给你的是一个参考,而不是一个结论。

七、运营团队

无论做什么,沟通非常关键,产品的运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面对各种运营数据和同类产品的现象,运营团队要保持高效的沟通与信任。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运营团队可以思维碰撞,但一定要避免强势的领导直接拍死下结论,特别是老板可能你的运营团队碍于你的威望或者老板的角色,他们往往会妥协而让整个产品的运营方向偏离,切记!服务好你的员工,也是客户体验的一部分,照顾好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会照顾好你的客户,最终公司才能持续实现赢利。

运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