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却没啥感觉

我读高中的时候,武汉有个电台节目叫吉祥鸟,每天中午的时候女主持人会念一封读者写的自己的爱情故事,然后在过程中播放各种情歌。我几乎每天都会听,在我的高中生涯中,这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新榜排名前50的一个公众号负责人讲他们公众号的定位是助眠产品,就是让95后每天在这里看完一篇文章后,能够睡个好觉。刚好前端时间我在电商平台看过一组数据,2019年90后消费了62%的助眠产品,当时我还觉得挺奇怪的,追求个性和真实一代的90后,竟然这么多失眠的。这也在让我思考,我的公众号到底想做什么。
马上就是春节了,说实话我一点过年的感觉都没有,不仅仅是今年,很多年都没有了。那些美好的记忆基本都停留在小时候,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肉,除夕夜过了12点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寓意辞旧迎新,然后大年初一就开始走家串户的拜访。那时候交通不发达,要么靠走,要么就是自行车,一路上遇到熟人都会打招呼:恭喜您新年好。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和笑容。而现在呢,很多人临近过年都还要忙碌,生存的压力,特别装修行业,一到年底,各种材料款、工人工资、业绩提成都要发,这是很大的压力。财务上真正良性运转的公司很少,年关难过。通讯发达,微信一句话马上就发过去了,很多人也不再上门拜年,打个电话、发个语音或者问候。交通发达,北上南下高铁或者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就算没车还有滴滴打车,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活也富裕了,就算再穷,一年上头经常买新衣服,上淘宝、逛商城购物越来越方便,过年已经不怎么需要买新衣服了,至于吃的就更不缺了,几乎天天鸡鸭鱼肉,反而很多人要多吃青菜萝卜身体健康。大年30晚上也不会一家人围着电视看春晚了,各种卫视的春晚,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看电视,在外过除夕,各种旅游度假及休闲娱乐。因为环保,很多城市烟花爆竹已经禁了很多年了。所有的一切,已经是一个完全新的时代,但是我们却感觉越来越不适应。我们这一代,经历过过去贫乏的年代,大多从农村出来,属于农业时代,所以对于这个信息时代有很多不适应算正常;但让我意外的是,天然就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也会失眠。我们少了一些根,在外界物质异常丰富、信息异常爆炸的环境里,缺少安身立命的东西。古人从小就会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文化,不仅有自己内心的东西,有传承,而且面对的世界相对固化,不像今天选择如此多样。前几天某洲一场大火引发国内一篇某蒙系的文章被疯狂转发,阅读超过1000万,连某媒都转发了,而另一边理性反思的声音基本被删除殆尽,这里面的东西无法细说。某蒙系最擅长的就是操纵大众的情绪,最后因为完全虚构一篇寒门学子的文章被封,虽然被封了,但是无数个某蒙在后面,因为市场有需求,真正的根源仍在于我们内心精神的贫乏,缺少独立判断、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从众,情绪脆弱。
我始终觉得,当今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要会分辨信息。当然,这个非常之难,里面的原因也无法细说。
最后,贴个段子作为结尾:

过年了却没啥感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