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也许广告没那么讨厌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我们在做广告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自嗨”之中,做出来的案例往往只有自己能感受到其中的内涵,这样的广告往往是失败的,广告并不需要那么多磅礴的用词,广告重要的是需要用心,用户想要看什么,什么样的广告在他们看来是有趣的。

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也许广告没那么讨厌

用户排斥广告

在现在网络时代,人们由于在早年受到过电视广告的“支配”,对广告有一种天生的排斥。在爱奇艺和腾讯等长视频平台上开会员免广告,在短视频平台上则是看到广告就划走。

在网络时代,搜索广告是搜索引擎发展的一个衍生物,其目标人群往往是需要服务而主动去搜索的。信息流则是不同,它需要通过算法来定位广告的目标人群,并且需要考虑用户对广告的排斥感,从而将广告做到不那么像广告。

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也许广告没那么讨厌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也许广告没那么讨厌

怎样的一个广告方案是成功的

其中成功的案例非泰国广告和杜蕾丝莫属,人们会去专门找这些广告看,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这些广告有趣,“get”到了用户的点。一个好的文案并非文采飞扬,而是能与用户产生共鸣,平白易懂而让用户触动的文案才是一个好文案。

在这方面有名的营销人李叫兽就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就是X型文案与Y型文案理论,X型文案采用的是高级词汇和修辞的拼凑,Y型文案则是注重用户体验,尽管词汇平白,但往往可以触动到用户的心,让广告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也许广告没那么讨厌

这个可以举这么一个例子,比如在给一个产品做广告时,我们不就说过重地去强调产品本身,而是应该强调产品的作用,对于用户的作用,像李叫兽所说的:“做广告文案不应该去设计文字,做的应该是用户感受的设计。”

当我们站在一个用户的立场上,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好的广告不是靠空洞的修辞,而是用心,对用户用心,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也许,届时用户就没有那么讨厌广告了。

多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也许广告没那么讨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