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些设计主义吗?最后一种你肯定会!
作为中国设计师,说起设计中的主义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主义是一种特定的思想、宗旨、学说体系或理论,在某个领域集大成才能提出某种主义并且要有人支持与信仰。
下面,我来说说与我们相关的比较熟悉的那些设计中的主义。
简约主义
简约主义或许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思想。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中国古代也有“大道至简”的说法。
自乔布斯2010年推出iPhone4 以来,每一次产品发布都轰动世界,引领世界潮流,正是以其全新的简约主义设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体验,简约主义设计实用不多余,简约不简单,乔布斯以完美主义情结对产品乃至品牌细节达到近乎苛求的地步,从硬件到软件,从品牌到形象都统一简约化。从此整个世界都在讨论简约主义设计风潮,一直至今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和简约主义的区别就是简约到追求极致,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说到极简主义,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无印良品。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
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描绘梦幻的世界,与自然主义相对立,不受理性支配而凭本能与想象,描绘超现实的题材,表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比现实世界的再现更具重大意义的,想像领域中的梦幻世界。超现实主义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逻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以展现一种绝对的或超然的真实情景。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其充满幻想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奇特风格,对20世纪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十月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著名人物有俄国构成大师李西斯基,波兰设计师亨利克.伯利维等他们为构成主义向今后的形态构成学演变奠定了基础。他们作品经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在所有领域的文化活动,从平面设计到电影和剧场,他们的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筑新的现实。
平面设计的构成受到了其很深的影响,平面设计中将“构成”解释为“形成”和“造成”,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我们分阶段学习的设计课程,不要错误的认为构成就是平面、色彩、立体的单项训练,从而在以后的设计中不能很好的应用构成中所学的有效因素。学习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作能力。
从很多平面艺术大师的作品看来,构成主义应用广泛,尤其是构成主义的抽象、几何、摄影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设计创作提供了力量源泉。
这是由包豪斯时代著名的设计师 Lazar Markovich Lissitzky 所创作的海报(李西斯基)“Beat the Whites with the Red Wedge”,它的创作意涵是要表达“让红色共产主义打击白色资本主义”,在这边三角形的形状象征了攻击的一方。
抽象主义
红绿灯以抽象的红黄蓝三色,告诉人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抽象主义又称为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美术流派。他们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主张以色彩、线条、形状等抽象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一般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几何抽象,即画面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构成。代表人物有俄国的马列维奇、荷兰的蒙德里安。一为抒情抽象,用色彩、线条、各类形体的构成直接抒发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国的康定斯基。
当前扁平化设计盛行,就是基于抽象主义表现出来。因为扁平的设计还是非常符合当前消费电子发展的潮流的,设备的功能正在复杂化,人们需要逻辑层次更清晰、功能更容易辨认的界面;信息仍在大爆炸,人们需要更多的内容来满足阅读的欲望;总体上变得更简单的设计工序,让产品能够更快地走向市场——现在的消费电子简直就像垃圾一样,半年就能倒掉一堆淘汰品。
立体主义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代表作
立体主义又称立体派,是在赛尚(Cezanne )的绘画思想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下,在20世纪初以几何 学的立方体(cube)来表现所表达的对象。立体主义创作的主要特征,即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以求所谓立体地表现出物体的不同侧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二度和三度空间,甚至表现出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度空间)。
与狂野的野兽派完全相反,它代表唯理的倾向它。认为印象派、野兽派的绘画都是在模拟自然,基本上是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它的意义在于空间处理的新观念,它实际上是主宰20世纪艺术中抽象的和非具象的绘画流派的直接源泉。与表现主义风格的浪漫特性相比较,立体主义风格可以说是古典的和形式主义的。
以上是我认为与我们比较相关的主义思想,还有其他非常多“主义”大部分都是与绘画、建筑、工业设计领域相关,如古典主义、绝对主义、解构主义、至上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
你觉得有哪些主义思想是与我们相关的呢?
最后,还有一种主义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擅长的,你想到是什么了吗?读书时候我们读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文章,迄今记忆犹新,印象深刻。虽然那是一篇抨击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文章,当时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效应影响着中国。从洋火、洋车到洋布、洋服,无一不被“洋”包裹着,成了新潮、时髦的代名词。今日的我们何尝又不是呢?
对于我们,作品中是否拥有自己的特色,是继续“拿来主义”?还是开阔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的设计主义。答案必须是后者,我们想在这行业里有所发展,对得起设计师这个称谓,就要下功夫创造属于我们中国的设计理念,这条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