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大吉:数据分析的6大流程
无 干 货不 运 营
年假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也陆续的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如何让自己保持精力充沛呢,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上班的第一周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梳理自己的工作思路,多走路锻炼身体······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新媒体运营“术”的相关知识:运营中的数据分析。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数据分析:
定义:数据分析是基于商业目的,有目的的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数据,提炼有价信息的一个过程。通过原因、现状的数据分析为预测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的6大流程;
1、思考框架(目的与思路);这里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的分析理论:
5w2h模型——搭建思考框架,这里可以看一本书《金字塔原理》;
swot理论:针对的是产品定位分析;
pest理论:常常用来进行行业分析;
4p理论:营销过程中经常用到;
不清楚的自行搜索、探究。
2、数据收集;
企业结构化数据分三种:
媒体型需要收集打开率、转发收藏率、新增粉丝数、留言数、转载数等相关数据;
卖货型需要关注:SKU、进站uv、页面跳转率、复购率、GMV等;
产品型:需要收集产品的使用次数、频次、留存率、付费用户数等;
用户非结构化数据;
包括用户的留言评论;微信上的点击回复行为;关注的公号名字;微信对话的表情文字;朋友圈的内容、形式与频次;
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爬虫工具(Python、八爪鱼、火车头等);
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通常经过清洗、转化、提取、收集这几个步骤,常用到的工具有sql和Excel函数;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常用到的工具有Excel、spss、sas等
常见的分析模型包括:聚类分析;漏斗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框架;
聚类分析通常用于用户、内容运营,分析的主要指标是文章传阅指标和粉丝增长指标。
感兴趣的可以将公众号后台的数据记录到Excel表中,通过环比和同比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关措施;
漏斗分析常用于活动运营,主要分析各层漏斗,找到最大层,一层层分析原因;
波士顿理论分析框架的作用:画出四象限,找到最优、去掉最差;采用的工具是Excel;
5、数据展现;
展现形式有图标、表格、文字等;
6、撰写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进而提供相关建议;
感兴趣的可以按以上流程去分析一下自己运营的账号,看看有哪些地方不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