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都动力】店铺粉丝月均增长近5万!内容营销还能这么玩?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觉醒,对于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品牌升级成为众商家产业升级的首要任务,很多品牌公司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做内容营销,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到底什么是内容营销?在新零售的时代背景下,内容营销的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众品牌怎样才能做好内容营销?大家不妨暂且存疑,和韩教练一同分析解读。
概念
什么是内容营销
我们在深入探讨之前,首先要对内容营销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韩教练经常沿用的是中国内容营销研究院的定义:“内容营销是一种战略性的营销方式,它主要通过创造和分发有价值、相关性强和持续连贯的内容来吸引并留住明确的目标受众,并最终驱动有利可图的用户行为。”我们将这段文字概括主语,不难看出内容营销的三大决定因素:创造内容+吸引受众+驱动行为。
在这里,韩教练要把顺序调整一下,受众为先+内容为基+驱动行为。由于篇幅的问题,今天我们先着重说一下受众为先,其他两点会在后文具体阐述。
内容为王or渠道为王?受众为王!
相信每一个做过品牌的人,对于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的讨论并不陌生。自1996年,比尔盖茨提出“内容为王”的口号,到互联网时代“渠道为王”风行一时,韩教练认为,现在内容营销早已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受众为王”的阶段,换个说法,以人为中心的阶段!
无论是新零售背景下人货场的重组,亦或是消费升级中对于个人诉求的重视提升,背后隐藏的潜在逻辑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再次回归到了“人”的本身,而内容营销更是如此,简单来说就是为合适的目标人群创作合适的内容,不论是内容或是渠道,都是为人来服务的。
这就对众品牌提出了一个要求:找到你的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之间的交集部分!
如果这方面做好了,你就可以抓住并生产出能够抓住用户想象力的优质的、有创意的、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还能加强用户和你品牌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他们与你的产品进行更深入的互动,让你的内容营销变成一门艺术和科学。
但问题来了,大数据的迅速发展让品牌有着太多的维度对用户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但是你真的能够锁定其中真正属于你的那一部分人群么?
真正的受众为先,需要对你想获得的目标人群的特点进行清晰的指标定义,比如,他们是多大年龄段的人群?住在哪里?经常会浏览哪些信息?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等等,你需要尽可能精确地通过数据来了解这些用户。
以韩都动力服务的时尚潮牌istep为例,“小明”是来自上海的23岁青年,酷爱涂鸦街舞等街头文化,有着自己的发烧圈子,不喜欢束缚,习惯自由舒适的休闲帆布鞋和板鞋。
当你的受众人群来源于数据,但又超脱于数据,成为活生生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目标人群明确了,活动目的清晰了,一次成功的内容营销已经离你不远了!
这时候,你将面临第二道门槛,打破知识诅咒,建立用户思维!
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换言之,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而用户思维则是打破诅咒的利剑。
方法论
韩教练大致将这个过程分为三步
01
走出“围城”
做内容营销的人通常会有一个通病,容易陷入“自嗨”的境地,“我的创意太优秀了、我的产品太高大上了、我的文案太优美了……”千万不要沉浸在自己对自己的幻想中,而要考虑用户为什么需要你的产品。要记住,你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占领用户心智从而达成销售,而消费者的目的永远是解决需求。
基于“小明”对于鞋品的追求,我们测评是拍摄的视频并没有过于花哨和复杂,而是针对鞋子时尚感和舒适度进行平实的展现和描述,虽然没有过多的推广,但带来的自然曝光量和转化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02
打造交集
当你能够清醒的认知消费者诉求时,意味着你已经get了内容营销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何和用户建立联系是你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姜子牙“愿者上钩”的营销理念被传唱了数千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slogan搅乱了三国风云,“江左梅郎,麒麟才子”成就一部琅琊传奇。
每一个成功的内容营销案例不乏花哨的形式,但必然有朴素的逻辑:感同身受且详细的向受众表明你价值。让受众产生好奇、主动或被动的接触,最终完成转化。
03
“画地为牢”
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用户的转化和留存。有人会把内容营销和讲故事画等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正确的解读,每一位内容营销大师都善于为人们讲述故事,描绘蓝图,建立受众和品牌的“二人世界”,然后让受众自己憧憬、发酵、想象美好。毕竟,每个人的幻想总是最吸引他。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内容营销只是一次事件,其实不然,它是一份长期、持续的事业。以Istep为例,自韩都动力承担品牌运营服务以来,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店铺粉丝积累近20万,目前内容营销工作已进入日常粉丝运维阶段,但品牌自曝光、进店人数、加购和转化仍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