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职业规划的迷茫&无奈
你的职业规划是迷茫的吗?
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是迷茫的是无助的,或者说是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职业规划。仅仅是跟着毕业的大趋势走;你考研我也考研,你考证我也考证,你考公务员我也考公务员……
很少有同学自己详细的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今天我们来聊聊职业规划的事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包括自己的
兴趣爱好:
性格特点:
家庭背景:
一技之长:
……
可以把这些按上面格式列在白纸上。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选择,是考公务员?进企事业单位?还是进私企?
划重点!!!进体制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划重点!!!进体制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划重点!!!进体制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不要相信那种上班第一天就知道自己退休那天干的什么工作这种鬼话,体制内一样可以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你选择的是吃公家饭那么我相信你已经或多或少的从家里或者朋友那里得到了建议,再此不做过多赘述,我们主要谈进私企的事。
进私企简单来说就是找工作,刚毕业的两年是你的黄金年龄,不要浪费在小公司上面,一定要关注BAT(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独角兽或者微软、甲骨文等外企的招聘。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到北上广深来历练一下。
记住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影响你将来的工作
记住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影响你将来的工作
记住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影响你将来的工作
一个好的实习/工作背景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找工作加分那么简单,大公司几乎个个都是高学历,高素质,相信我凤尾再差也有凤凰的高贵,鸡头再美也逃不过被宰杀的命运。
关于各大公司的招聘信息可以在其官网上获得,也可以在智联、拉钩、BOSS直聘、猎聘、领英、51等平台获取并投递简历。
关于面试/简历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为方便保存做成了图片
如果应届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那么将来你就跟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有着同样的无奈
现在比较多的建议是要去大厂实习,要校招进大厂,进体质……等等
但是真实的生活中很多人并非都是那么幸运。首先就是在校的时候有多少人能接触到前面说的那些建议,其次并非所有人都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再次当毕业走错第一步后有多少人又能真正的亡羊补牢。
原生家庭!这个令人……我真的找不到一个词或者一种态度来形容这个词,近些年有个词叫“凤凰男”网上充斥了大量的对于“凤凰男”的鄙视讽刺,正面的负面的评价,我觉得现实中大部分出身农村甚至少部分城市出身的都是“凤凰男”毕竟父辈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没有高收入的工作,家里可能还有房贷或者外债。
工作后的任务就是补贴家用、还债,当然是奔着薪水去找工作,这个时候职业规划真的是很脆弱的,相当脆弱;因为要在离校前租好房子找好工作,但是这时候家里是不可能给到太多帮助的(尤其是父母年纪偏大的)。
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工作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还助学贷款,帮家里还债或者补贴家用。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或误打误撞或精确的规划了自己的职业走向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例子就不举了大家都知道。
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徘徊在大厂之外,体质之外的,当工作五六年后家里补贴差不多了自己也到了结婚的年纪。总要给自己买房结婚如果在这之前有幸调到大厂那真的太幸运了,如果还在小作坊待着那真的非常的无奈。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在“青年文摘”上读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大概意思是农村出身,努力学习,毕业后努力工作,然后大概从高中开始到毕业后十一年才在城市里定居,享受着正常的城市生活。
这篇文章的作者无疑是幸运的当然了肯定是勤奋的聪慧的,我想现在的人毕业十一年后可能还在还房贷的吧。当然了文章并非真的再说喝咖啡这件事,可能说的是在城市定居并享受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这件事吧。
这种情况之下我认为职业规划对于这群人而言真的很无奈或者说是很残忍,如果我们没有户籍制度,孩子上学,高考等这种中国特色的制度,我认为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职业规划是相对容易或者说是相对不无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