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琛品牌:为何80%的广告投放是无效的?

沪琛品牌:为何80%的广告投放是无效的?

如今在信息化社会中,无论是上厕所、还是做飞机、坐电梯等,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每天要面对无数广告的轰炸,随之而来的是广告的作用也在明显降低。

因此很多公司已经在逐步减少广告的投放量,甚至有些公司,干脆不投放广告,将投放广告的费用来贴补用户。毕竟,很多时候,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在投放的广告中,可能有80%的广告是被浪费的。

那么应该如何来提升广告投放的效果?

一、提醒用户

用户是善于忘记的,尤其是今天品牌如此之多,用户更加容易忘记一个品牌。因此,无数大品牌,今天都在不断提醒用户消费,不断的增加用户看到的频次,哪怕这样的广告无法直接带来销量,但这种提醒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消费频次较高的一些行业品牌,更是乐此不疲。

可口可乐一直都保持一定的广告投放比例,就是用于提醒用户,刺激用户消费,让用户“看得见、想得起、买得到”。

同样,我们熟悉的品牌杜蕾斯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传播,创意十足,也容易引发人的联想,这样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有心理学实验证明,当一件事物出现的频次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会对这个事物产生熟悉感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喜好,毕竟人们更喜欢熟悉的事物而非陌生的事物,就好比你喜欢与熟人吃饭而不喜欢跟陌生人吃饭一样。

在营销中,用户也更倾向于喜欢熟悉的概念和名字,而新概念和新名字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也阻力更大。

二、教育新用户

教育市场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即使没有做到市场营销的人也能说出这句话,而其实很多品牌公司投放广告的目的还有,教育新用户,教育年轻用户,毕竟随着时间的推进,用户也在成长。

比如:很多运动品牌就在不断推出新广告,教育新用户,获得新用户的认知,这就是所谓的“从小培养”。

三、通过广告不断深化品牌定位

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只要有投放就一定能产生效果,很多品牌拥有无数粉丝、拥有很好的知名度,但是却不一定有销量。

比如: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公司,做了大量活动及广告,但效果却越来越差,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公司在推广过程中,没有不断深化品牌定位,甚至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原有定位。

四、保护品牌

做为领导品牌或者知名品牌,大量的投放广告除了之前我们所说的作用外,还有一层作用是—保护品牌,建立护城河,释放信号,暗示用户自己很强大。

这就是为什么央视广告或者机场户外广告很贵,却依然有公司投放,其中的作用就是释放强信号,让用户感知品牌的强大,既然能投放机场户外广告,这可能是世界500强吧。

在同一品类中,比如市场老大一年销售额1000万,假如它拿出10%的广告费就是100万元,而如果是市场份额较小的公司,如果它一年的销售额是500万,那么同样拿出100万元的广告费,它就需要拿出总销售额的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