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哪吒只魔童降世》(简称《哪吒》)子开播以来创下了无数个记录:动画电影票房破亿的最快记录;动画电影首日票房最高记录;而目前票房已经突破三十亿,直指40亿大关。

如果说《哪吒》是一部佳作,那么它背后的导演、编剧饺子就是一个人“从0到1”的创业者。

导演饺子以前是学医的,后来迷上了3D动画,从此弃医从动画,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开始自学动画,花了3年的时间才制作出一不长达16分钟的个人动画片《打,打个大西瓜》,获得了国内外十个动画大奖。

《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而我们看到的《哪吒》,光剧本就磨了整整3年,改了无数次稿,又经历了3年的制作周期,从人力、财力、物力到角色制作,每个环节都是他带着团队一个个的死磕到底,足以打破国人对国漫的偏见,才得以横空出世。

“不认命”是哪吒的命,也是像饺子一样创业者的命,他们打破偏见、和自己死磕,在认定的事情上坚持到底,这正是对“不认命”最好的诠释。

我们一起来分析哪吒身上的那种“不认命”,带给创业者的启示。

01

打破传统,寻求创新

很多人对哪吒的观念都停留在“伶俐可爱”“正义凛然”的形象中,那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气魄,估计至今历历在目,这是很多人脑海中的哪吒形象。

当初的《哪吒》的海报第一印象都是觉得哪吒好丑,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哪吒的认知,这里的哪吒带着黑眼圈、说话懒散的朋克少年,而敖丙却成了俊秀英勇的形象,甚至还一起降魔。这部电影就是完全打破传统印象,重新诠释人物,无疑是一个吸引力,也是这部剧的最大的亮点。

《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今天很多行业的市场竞争都很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所有人都聚焦在同一个领域,用同一个故事,从同一个切口进入,那么大家面对的就是惨烈的近身肉搏。

创新是企业最好的进攻,也是最好的防守,只有做一些别人没想到的、没做到的或者没做好的事情,才可能在竞争中另辟蹊径,独具特色,领跑行业。

02

找对合伙人是关键

哪吒和敖丙,一个魔丸一个灵珠;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是炽烈的火焰山,一个是沉静的寒冰洞。虽然性格迥异,却并不妨碍他们联手出击,并肩作战。在关键时刻,哪吒点醒敖丙“是妖是仙,只有自己能说了算”,敖丙则用承载全龙族希望的万龙甲冒死为哪吒顶住天雷。

创业的道路是艰辛而孤独的,如果有这样一位搭档,在你迷茫时能给你最大的鼓励,在你承受重压时与你一起分担,那么你一定动力十足,团队的战斗力也会翻倍不止。

你们可能风格完全不同,彼此也并不完美,甚至曾有过矛盾和对立,但只要彼此惺惺相惜、目标一致,就有可能成为辅助彼此“渡劫”的最佳拍档。

《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03

与压力共处,激发潜能

哪吒凭借一己之力与敖丙激战,并且在眼看着地面的屋顶就要被敖丙创造的巨大冰面压塌时,突然爆发出一声嘶吼,能量爆棚的他,生出额外的四只手臂,稳稳地将冰面托起,并用烈焰将其融化成一场倾盆大雨,帮陈塘关的所有百姓躲过一劫。

在创业的道路上,无法想象、预知的艰险无处不在。未亲身经历,你更无从知晓自己究竟拥有怎样的潜能。巨大的压力能让人崩溃,但如果学会和压力共处,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就能长出属于自己的“三头六臂”。这种“神力”可能来自你个人,也可能是来自团队、合作伙伴或者背后的支持者。

与压力共处,并在压力下激发出自身潜能,才能实现改变世界的梦想,看到扭转乾坤的结局。

04

不惧偏见,磨炼内功

哪吒从小就被认定是“魔丸”降生,走在街道上有人喊他妖怪,对着他扔鸡蛋,长大后,陈塘关的居民一见到他就四散奔逃,避之不及。

大家都说哪吒是妖怪,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想降妖除魔洗清骂名。

《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一个idea成形时,可能没有人认可;一个项目启动时,可能大家都不看好;一个公司从0做起,从招聘团队、打造产品到一轮一轮的融资,更是经历了无数个“no”,拒绝和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

此时,唯有脚踏实地闭关修炼,打造坚实的基本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和最后的成果来证明自己,才能主宰自己和团队的命运。

《哪吒》30亿票房背后:“不认命”才是创业者的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惧偏见,修炼内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太乙真人这样说:“人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

创业这条路充满艰辛与不确定性,能不能成功,何时能成功,谁也无法给出确定答案,但“不认命”一定是所有创业者的命。

关于“不认命”就是创业者的命就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讨论,同时关注行知牛,了解更多创业者话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