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厦门》
你眼中的厦门24小时是什么样的?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
年度重点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
凌晨4:30
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还在沉睡,却是厦门水产批发市场交易最火热的时间,陈春柳照例去海鲜市场进货。
这个卖海鲜的闽南女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已经忙忙碌碌打拼了20年。
清晨5:30
日光微曦,著名的鼓浪屿将在未来的一个小时里,完成大多数游客无缘得见的最重要的早间操
不足两平方公里的鼓浪屿禁止任何机动车上岛,小岛上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淡水,都是通过货船从600米之外的厦门岛运送过来。
再由岛上的板车工人徒步运送到岛内的各个角落。
上午8:00
太阳升起,游客登上鼓浪屿,厦门人则进入菜市场。
八市,厦门最古老的农贸市场,这里有一应俱全的货品,也不乏各种有故事的人隐匿其中。
卖沙茶面的老板李厦生,年轻时抱着吉他坐在海边的栏杆上边弹边唱《外国民歌200首》,年纪大了,依然白衣飘飘做一个文艺老青年。
上午9:30
温柔的时光属于沙坡尾。
这个形成厦门城市雏形的避风港,告别了渔港属性之后,成为这座城市文艺的代名词。
奶茶店的旁边可以卖香火纸钱,买过凤梨酥可以直接在旁边修理一下自行车,一家叫“理发店”的理发店天然成为怀旧的摄影棚,想赚一个亿的姑娘在她的汉堡店教员工说英语……
沙坡尾极力保留着他最有厦门味道的过往,也坦然接受全新的风潮。
正午12:00
厦门大学“开始接客”。每年有600多万人次跑到这所大学来旅游。
这里不仅有漂亮女生和白发的先生,还有爱看环球时报的敲钟大姐和爱说“文化就是这所大学的灵魂”的网红教工老大爷。
下午15:00
鼓浪屿的音乐和爱情上演,70岁的雷永平夫妻组建了一支海岛风的电声乐队,在自家的庭院里免费演奏给游客听。
每年有超过七万对新人来鼓浪屿拍摄婚纱照,即便是在台风的日子,也能看到忠贞的新人们……
傍晚19:00
夜幕降临,曾厝垵过街天桥上的民谣弹唱声和宫庙门口的广场舞音乐互不干扰,戏台上的传统戏曲与50米之外酒吧的流行歌曲拥有同一批观众,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个曾厝垵,但是在厦门的曾厝垵不止有奶茶和烧烤,还有文化与信仰。
这部纪录片有何特别之处?
播出前,
记者对话该纪录片的相关摄制人员,
为您“揭秘”其背后的故事。
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
纪录片《城市24小时》共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通过30多个温暖的现实故事,近百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带领观众见证每时每刻的中国城市。
纪录片的特点就是真实,从真实中发现城市的独特与美。
纪录片相关摄制人员说,该系列纪录片以每座城市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以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场景作为记录空间,通过不同时间节点上真实和鲜活的生活图景,找寻每座城市的气质和个性,并从中发现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背后中被忽略的城市之美。因此,该系列影片具有真实性、故事性和较强的观赏性。
贰
领略浓郁的“厦门味道”
《城市24小时》中,参与“演出”的五座城市,均展示出了他们的不同之美。《城市24小时·厦门》主要展示厦门的“文艺之美”。
据摄制组相关人士介绍,《城市24小时·厦门》记录了十多位厦门人的生活,每一个都很有代表性。从凌晨4点就开张的海鲜店老板,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引航员,再到八市菜市场的沙茶面老板,以及深夜仍在工作的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的控制中心值班经理……纪录片以一天的时间作为结构线索,用纪实手法为城市速写,选取了6个主体故事及十多个场景故事,按时间排布,浓缩在24小时的时间里,为观众呈现出厦门的24小时。
我是厦门实体经济守望者!服务全球创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