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微信管理老顾客,放大淘宝粉丝十倍价值?
大家好,我是猫课签约老师黑牛。近两个月除了在不同城市奔波讲课,我还有去几位学员公司探讨。
短短几个月,越来越多的淘宝商家重视微信后端搭建,淘宝前端引流,微信后端变现的思路已经得到了充分认可。
这期间去的公司中有一家微信专员已经发展到20-30人,他以天猫作为主体,微信为辅助,光微信产生的销售额一个月200W到400W,但后端流量成本几乎为0。因为流量成本基本在前端,而消费已经支付,所以微信后端利润远远超出淘系。
如何做好微信?
微信做的是老顾客生意,不管线上或线下,维护老顾客都很常见,而淘系卖家更习惯于专研技术,忽略后端开发能力。但如果店铺用复购、转介绍的流量慢慢替代掉一些付费流量,生意定会发展的更好,那该如何做好微信?
首先辨别行业能否做微信,清楚微信和淘宝的区别。
淘宝是做增量,不断研究技术或直通车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取流量。而微信不管人格体、互动做得多好,都不会给出一位新粉丝,一个微信号最多加5040人,而我们只能通过这些顾客不停做营销,不断挖掘终身价值。
所以想将微信做好,首先需要判断行业是否具备高复购,如果具备就非常适合做微信。
品类复购高
淘宝和微信可以卖同款货,具备叠加效应,比如女装、护肤品等,在淘宝前端时本身具备一定复购,老顾客买后下个月会再买,这时加到微信,给顾客一些优惠或VIP,既能完成基础销量,也能帮打爆款。
复购率低且复购周期较长
可以围绕人群卖其他产品,同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先挖掘出顾客其他需求,再将销售额卡在空单期。比如汉服客户一年只购买2-4次,复购周期较长,空档时间就卖衍生产品(配饰、教程、鞋子、包等);卖保温杯的客户可以在微信卖茶叶,茶叶有复购率。
行业几乎无复购
建议不要做微信卖货,不是不能做,而是不适合。比如马桶、喷头等产品复购时间需很久,一单成交利润也不多,所以不适合做微信。而车品或3C数码的粉丝太散,加到微信想具体成交某一产品非常难,一般建议直接刷单,做淘宝客或与微商合作,将粉丝卖给微商。
成功案例——姿美堂
姿美堂是较早做淘宝引流,微信变现的商家,前端有一款单品叫玛咖,主要人群是男性,前期客单价达300多,后来因为市场竞争现在只有五六十元,基本无盈利,但一个月销售几万盒,所以将几万位消费人群加到微信,塑造美女男性健康顾问形象。
首先将人格体打造为健康、爱跳舞、积极向上的店长形象,同时是健康顾问,懂男性保健知识,朋友圈会分享补肾、保肾相关技巧以及产品反馈。
淘宝前端与微信后端产品线完全不同,核心是淘宝前端少赚或不赚钱,利用玛咖圈需求人群加到微信开发另一条产品线,利润更高。在微信更多不是看销售额,而是利润额。当公司考核绩效,单位销售产出不错后,会配备几十个人单独做该项目。
如何才能做好微信
要做好微信,前提是理清微信整体逻辑。
首先,做任何生意都需要流量,现今适合的流量更多都来自淘宝,假设淘宝一天1000单,通过包裹引流,旺旺询单引导、短信话术等方法加到微信。
来流量后并不会立马成交,有流量加粉不是最难,最难的是加进后如何管理,这时需要先定好打招呼流程和人格体。人格体塑造就是打造与行业强关系的专家形象,摒除客服属性,一般具备功效性或专业属性产品做人格最好。
做好人格更容易获得信任,一但信任,离成交就非常近,现今顾客缺的不是好产品,而是有灵魂、感兴趣。有顾客成交后,开始产品举证,从100元产品到500再到1000,不断叠加新人累计销售额,将产品卖贵,这是做微信的核心。
接着再筛选出核心顾客、铁杆粉丝,将人群罗列出变成VIP顾客,可以做老顾客转介绍以及新品基础销量。一般老顾客认可加上不断复购后,会形成定期老客户转介绍,既完成了新引流,又走一遍人格体互动和成交,完成闭环。
做微信就是一个销售闭环,而战略核心是选品。
为什么要经常做朋友圈互动
第一是突出存在感,让客户了解自己,有需求时能记起。而每次互动活动会有利益驱动,让粉丝觉得有价值,减少被删除的可能。
第二是微信的潜规矩,如果微信好友长达三个月未互动,会被默认为非常联系好友,朋友圈会相互屏蔽,这也是核心点。
其实只要塑造好信任,将前期引流、打造和人活动环节做好,就会有成交。一场活动基本可以占一个月销售额50%,假如服装有新品上新,就很适合预售或新品;如果有清仓活动或其他产品团购,也能通过活动体现。重点是把握好节奏,预热、成交,做好朋友圈反馈。
微信运营实操
当粉丝基数增多后,单人管2万或1万粉会精力有限,所以除了做好精细化标签,更多是将80%精力放在有产出客户上,保证每个月有稳定销售。
将精力更多放在有产出客户上,同时做等级建立非常关键,根据分层判断出需要花重大精力维护的客户。比如这位学员卖女包,通过微信不断卖贵,从低客单到高客单,同时进行顾客分层。
最初淘宝卖200元的包加到微信后,卖到1000元。其实88元产品也会有人买,这类顾客看似低端消费能力,但也会购买1000元产品,很多时候是商家低估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微信是做信任,但顾客不购买不代表消费能力差,而是购买场景营造不佳,同时做成交也需要阶梯式,从成交1元到500、1000,会相对轻松。顾客要分层级,每人职业不同,工作越好,所住城市越好,消费能力就越强,微信需要精细化运营,顾客需要分层。
年会后一位师兄按照分享方法,将淘宝前端粉丝加到微信,结果效果出乎意外,淘宝前端几十元产品在微信后端可以成交3800套餐,利润高很多,所以永远难想象顾客的消费能力。他之前老顾客加了30W粉,结果全用做补单刷单,刷一次死一次,丢了一整座金块。我们不要抱着金块,而是要挖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