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管理者定位,其实不对
刚进入公司,我们都是作为底层的执行者的身份;经过几年的奋斗,有些人就会被提拔,这时候就是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很多人认为管理者的角色,就是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或者是一个部门的领导,其实这样粗浅的理解不对。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管理者定位呢?
我们认为正确的管理者定位其实有三重人格: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
领导者
领导者定义: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
领导者除了要定战略、看方向,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属于团队的独特的氛围。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1.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根本区别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就在于毛主席非常善于营造氛围,而周总理善于统筹国家事务。我们看毛主席游长江、写诗歌、全国考察,无形中就营造了一种非常好的氛围,这种氛围在当时有利于大家同心协力建设好国家。周总理则处理外交事务,管理内政。这样的配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完美的。
李云龙背张大彪
2.《亮剑》
相信大家都应该看过一部经典的抗日剧《亮剑》,里面的主人公是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其中,《亮剑》中有一个场景,是李云龙领导的独立团和坂田联队的战斗。在突围的过程中,一营营长张大彪没有成功突围,跟上队伍。李云龙知道后,和大家说:兄弟们,我们独立团不会落下一个弟兄,大家跟我冲回去。这时候,独立团的战士们一呼百应,毅然决然冲回去营救张大彪。李云龙冲在最前线,当时背着张大彪出来,张大彪哭着说:团长,我给独立团添累赘了…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李云龙当时说我们独立团不会丢下一个弟兄的时候,他在干什么?他在营造氛围,他营造了一种能够使独立团嗷嗷叫的战斗精神,这股精神不会因为李云龙的生死而发生变化。这就是李云龙在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管理者定义:通过完成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
有人说这个管理者定义不是废话吗?
不是的,很多人虽然知道是这样,但是却很难做到。你有没有经常被你的上级领导瞎指挥的时候,他一会儿让你往这个方向,一会儿又让你往那个方向。搞得你精疲力尽,还做不出来效果。因为实际在干活儿是我们,特别实在一些比较专业的领域,上级管理者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具体的情况的,他们会经常给我们传达不对的指令。其实,这是那些管理者没有深刻理解管理者的内涵。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分享过一个他自己的案例,就是他当时在创业的时候,做的APP非常不好用。很多客户都投诉到他这里来了,连他母亲都在向他抱怨这个APP。如果在这个时候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大多数人会把每次客户的投诉都直接和你的开发人员说,这个要改,那个要改…这会把开发人员逼疯的。但是,樊登没有这么干,他当时知道这些情况,愣是忍住没说。结果,这些问题,开发人员自己就给解决了。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使命是要让跟着你的人自我成长。如果你不能让他自我成长,那么你的管理者角色就是失败的。
执行者:给出结果的人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执行者或者说执行层就是给出结果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出入职场就是执行者,但是我们做执行的时候,要善于倾听。我们必备的能力是要快速领会领导的意图,我们要能够清晰的知道领导要的结果是什么。然后高效率快速执行,给出结果。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思考行动有所帮助,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当做是给我的一点鼓励;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深度内容,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共同成长。
我是小强Talk,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