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摆摆网 > 问答 > 淘宝 >
阿里帝国版图(阿里业务版图)
栏目:淘宝 时间:2024-03-19 23:09微信和支付宝有没有可能打通?余额可以互转?
个人认为:阿里腾讯从战略、利益、生态上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除非主管单位介入,否则不可能会实现这样的突破。 原因有三:第一、战略上而言,阿里腾讯势同水火,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共享。阿里与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两大巨头,各自占据电商和社交两大阵地,双方势均力敌又互相竞争。阿里一直想突破社交领域,从来往到钉钉,一直想攻破腾讯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收效甚微。与此同时腾讯也一直想攻下电商的山头,从当年的拍拍网再到后来的微店,一直没办法突破阿里的垄断,最后只好借助与京东合作来抗衡阿里。从双方这些年的高度竞争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冰与火的存在,所以要实现微信和支付宝两者的打通,甚至余额可以互相转换,从战略上来讲不现实。第二、利益上而言,支付作为阿里腾讯的资金池、盈利来源,不可能向对方开放。阿里的余额宝,腾讯的零钱都是两者重要的资金来源,基于数以千亿计的巨大资金流量,腾讯阿里开始推出金融贷款、保险、基金产品,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收入。鉴于此,双方不可能将自己的资金池向对方开放,因为涉及到直接的利益问题。假设每个月有100亿的支付宝余额流向微信零钱,支付宝每个月的直接盈利损失就可能达到数以亿计,反之亦然。基于这样的现实,谁也不可能想对方开放自家的大门。第三、生态系统而言,阿里腾讯基于支付构建的生态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阿里的电商生态、阿里的社交生态,都要依托支付系统的巨大流量和收益,目前两家在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都是千亿级别的,而双方的小程序生态也正在高速发展。2018年,微信的小程序已经达到了服务200个行业的高度,小程序服务人次已达到100亿次,而支付宝小程序目前上线时间不久,在影响力方面不如微信,正在高速发展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怎么可能会开放自己的支付生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因此,在目前探讨这个问题为 时尚 早,除非银监单位介入,实现像移动联通携号转网这样的共享,但这样的前提在于双方都是国企,作为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样的强制介入可能性不大,所以余额互转这样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争议还挺大的,短时间内两家的账户估计是不能实现互通了,且在APP内互相转账也是没办法做到的。毕竟两家公司是竞争关系,总得各自区分开来以留住特定用户。首先支付宝和微信在公司定位上就是不同的了。一个是做支付起家,另一个则是做社交起家。如果两家公司打通了,那么公司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其次若是二者实现了账号互通,很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方用户量偏向单一一种支付平台,出现用户数量不平衡的现象,不利于平台良性竞争。不过,虽然平台内部无法直接地进行转账,但或许以后会有相关渠道对二者进行连通。 目前不少商家已经实现了“一码通”。商户可以只在一家支付机构申请收款码,消费者就可以用任意APP扫码进行付款,解决了一户多码的乱象。这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支付宝和微信两个平台互通的“中介”。所以技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数估计只有业内大佬们知道了。虽然“互联互通”落地对于破除国内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垄断有着重要意义,但接下来是否所有中小支付机构都有机会享受垄断破除带来的相应红利,仍是未知之数。如果只是实现微信和支付宝余额的流通,这是有可能的,目前完全可以通过银行卡等第三方进行两款产品之间的余额转账。但是如果说微信和支付宝以共赢为目的达成业务上的合作目前来看几乎不可能。两者的竞争关系众所周知。刚开始微信还是比较纯粹的社交软件,而支付宝也还是比较纯粹的支付软件,二者最初的竞争并没有很强烈,但是随着微信支付功能的开启并大规模普及,微信和支付宝的竞争迅速升级。微信支付已成为微信增加用户粘性的重量级武器,支付宝更不必说,支付功能保不住可能连名字都要改掉,支付这一块内容对于两个软件或者说两家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谁也不敢轻易放松,因此这种竞争的局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会继续存在的。微信和支付宝已成为目前我国线下支付占比最高的量大支付软件,两家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上采取了很多实际行动。我们可以看到在产品设置上两者越来越趋同,微信的零钱通和支付宝的余额宝,以及多次爆发的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大战,甚至可以猜想将来微信会开发类似花呗借呗的功能业务。微信在努力往支付领域扩张,支付宝也在努力往社交领域扩张(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个企业之间进行竞争其实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是有好处的,为了抢占市场,企业势必要在价格和服务上做调整,以获取更多用户的喜爱。我喜欢这样的问题,微信和支付宝有没有打通,看到这个问题第一眼,我哈哈大笑,让我一天的心情美美,然后大脑就开始联想两位大佬和谐的画面。打通的可能性为零,都要通过第三方在来实现,这样不是挺好么?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服务大众让大众更受益,跟方便,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理想中的对于我们大众来讲最好用啥都是免费的,用啥都是合理的,就别提打通了。瞎扯几点:1、公司性质改变(一个公司两种制度)2、利益不能超出界限3、商业模式4、国家政策不支持(不能出现垄断)5、大众情怀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微信和支付宝本质上是从属于两个公司,是竞争关系。不过如果哪天支付宝上交给国家之后会可能会实现这个愿景。不过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两个互掐才是最好的局面。我们一边看戏一边收实惠,这波肯定不亏。所以你可以看到支付宝先有余额宝、花呗,再有借呗,现在又有余利宝以及各种保险……现在还涉足社交搞起了生活圈。而微信也在钱包里接入京东、滴滴等等端口,这才让微信成了所谓“包含一切的APP”。所以,各位吃瓜群众矜持一点,我们才是金主爸爸,他们要抢着服务我们呢!不请自来,哈哈!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可以明确知道的是,两马所属的公司在业界可是作为竞争对手而存在。阿里巴巴凭电商起步,腾讯靠社交带飞,两家公司最初的策略都不同,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冲突,不过醉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阿里有了想做社交的心,而腾讯也萌生了做电商的愿望,由此,在近几年,两家开始了火拼。这边阿里投资苏宁,那边腾讯入股京东,阿里投资大润发,腾讯则选择了永辉作为合作伙伴,当然,在其他领域,两家也是各有千秋吗,如摩拜与哈罗,美团与饿了么等等。现如今阿里与腾讯都在加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一直在扩张,他们俩早已将当初的百度踹开了一大截。如今,阿里以钉钉作为社交的切入点,而腾讯则以拼多多为基础打造社交+电商的统一化平台,看起来似乎腾讯总比阿里做的深入,但不要忘了,阿里的帝国版图远远不止这些。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知道当初支付宝的成长之路是多么坎坷,那时国家还没颁布先关法令,就连支付牌照也没下发,是马云在一次达沃斯论坛上的思维碰撞让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逼着银行做改革,同时也在逼自己,毕竟,如果一不留神违反了当时的法规可是要坐牢的。但马云坚持了下来,当然,与此同时的腾讯也是在稳扎稳打,靠着QQ与微信两款国民级的软件,一举拿下了社交行业的霸主地位。之前看了一本不错的书,关于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腾讯已经在做了,小程序就是很好的开端,腾讯的意思很简单明了,以微信为例,他就是要将微信做成一个岛,从而所有的用户,创作者都能在这个岛上生活,而微信仅仅起到连接的作用,当然,这也是腾讯的目标。另一方的马云也承诺将来阿里要服务全球20亿人口,意思也是要以阿里为平台,将全球所有的商铺并入到阿里这个大家庭。他们要做的都是连接。微信既是交又是平台,支付宝既钱包也是平台,它们的作用都是在连接,而将两个巨无霸的平台连接到一起却是很难,我想马云与马化腾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都是商人。不可能的。你觉得中国几十家银行的存款和贷款账户有可能打通吗?很明显这不可能。有可能实现信息共享。比如客户的信用信息、风险提示等,但是打通绝没有可能。首先,这是两家公司。而且是竞争对手。其次,打通后无法管理。余额互转其实早就已经实现了,只是需要经过第三方银行作为媒介而已。现阶段还是不可能的,双方是竞争对手,以后就不一定了,时代在发展现在不可能,以后也不可能马云和马化滕虽然都姓马但是他们是对手。 基本没有可能,因为是不同的公司的软件,而且它们的性质一样,都是即时付款功能,而且也可以通过银行卡互转。

我们该如何看待竞相开花的金融科技?
2017年刚过没两月,互金行业便早早跨进了“百家争鸣”的战局。“马太效应”、“巨头天下”等说法,揭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而金融科技(Fintech),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被不断提起的“洋气词儿”。在经历过2016年的波折后,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将“金融科技(Fintech)”作为新的标签,其中不乏BAT这样的巨头企业。从“金融交易的网络渠道”到“Fintech”的加速转换,不仅折射出了行业对技术改变金融的更多期待;同时也将另一个问题留给了我们:面对被频频宠幸的晋升之路,Fintech是否真能守好它的膝下江山呢?1井喷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数CB-Insights发布了一份名为“THEGLOBALFINTECHREPORT:2016INREVIEW”的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对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Fintech行业共吸引了127亿美元的投资总数,第一季度完成49.3亿美元的投资交易额。而其中,中国国内金融科技企业所获得的投资笔数达到46笔,占全球份额的5.5%;获得投资总额接近46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36%。这两项数字与去年相比,都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另值一提的是,2016年间亚洲地区所获得投资数额最大的10家公司全部来自中国,包括京东金融、51信用卡、HNA在内的Fintech企业,皆位列其中。虽然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吸金”速度令人惊讶,不过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双向能力却更让人咋舌。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中》,零壹财经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共504笔,累计融资金额达1135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金融科技投融资就占到281笔,总额为875亿元。而在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中,共有18家平台在2016年获得至少两轮融资,除了两家美国公司外,其余16家均为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覆盖了包括网贷(5)、 理财(5)、保险科技(4)、众筹(2)及消费金融(2)五种。这组双向统计数据让我们看清了过去一年井喷式发展的金融科技,而这也引发了国内巨头的“抢滩逐鹿”。012巨头们的大动作2月24日,百度正式公布了2016年Q4财报。在这一期财报中,金融业务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在百度CFO李昕晢看来,AI技术在金融领域研发和应用,会成为百度未来一年的重要方向之一。虽然在过去几年中,百度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通过消费分期、现金贷、信用支付、个人财富管理等产品完成了金融用户体系的建立,但将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领域,显然为了得到更多的细分场景。根据百度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租房、家装、教育信贷等领域的增长已达到了45%-75%,这些多元化的C端金融场景,帮助百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每一个分场景进行了深耕。公开材料也证明,百度已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在了身份认证、风控、智能投顾、量化投资、智能获客等技术领域,这些技术应用为百度在C端客户之外吸引了更多的B端客户。而对于手握支付宝的阿里和蚂蚁金服来说,庞大的淘宝用户池也在为支付宝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用户。Questmobile数据显示,单单2016年12月一月,不仅手机淘宝拥有4.3亿月活跃用户,支付宝也在移动端实现了61%的同比增长。而基于国内的稳固地位,阿里和蚂蚁金服在过去2年中逐渐将重心放在海外,并依靠2年7笔投资构建起了一个属于蚂蚁金服的海外帝国版图。8.8亿美元的估值并购全球第二大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通过旗下基金投资了菲律宾支付平台mynt等举动,让阿里实现了全球70个国家10万零售商户及10万线下商户的接入,同时覆盖了出境游主要的餐饮、超市、免税店、主题公园等场景。而作为国民级App——微信,日均使用时长超过1小时、数量高达8.5亿,如此大的用户基础和使用频次,让微信牢牢霸占住了用户行为习惯的最核心位置。据统计, 2016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整体交易规模达到87万亿人民币,仅互联网支付一项,便超65万亿。扫码这样简单便捷的方式,让微信不仅成为了腾讯金融领域的一张王牌,也成为了腾讯征战29万亿快消品零售额市场的利器。不过天生富有社交基因的微信也并不满足于纯粹的支付市场。2017年初,腾讯开始测试微黄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社交金融玩法,同时尝试引入星巴克这样的品牌商家,将社交和小额支付融为一体,为微信支付带来更多的社交元素。BAT的举动不断地给市场打着强心剂,而另一个疑问也逐渐摆在它们的面前——在最终要抵达的B端或/和C端领域面前,市场又是否一样的欣欣向荣呢?3金融科技的使命召唤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贴上“金融科技”的标签,那么与“互联网金融”相比,“金融科技”的“高明点”究竟在哪儿呢?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明雄认为:“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两者间并无根本差别。金融的最终本质依然是风险控制,只不过金融科技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用技术创新产生更好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并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影响。”在罗所长看来,金融科技承担的更多是过程上的改变,无论从产品、技术还是用户来讲,这些改变的最终结果都将指向一个方向,就是我们是否提供了具有意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渠道。而在这点上,我们所熟知的“智能定投”可以作为一个最好的剖析范例。2016年,智能定投业务在中国遍地开花,其中不乏投米RA、璇玑以及招商的“摩羯智投”等明星产品。不过,相对于战术上的高举高打,智能定投在战略上仍然面临着需要下潜的路。1)抱疑的投资人智能投顾平台奉行的策略是“被动投资哲学”。极客资本论曾撰文指出:“智能投顾在美国,并不是需要跑赢市场的黑科技,更多是降低和规避不必要的成本。”所以智能投顾产品本质价值在于通过更全面和智能的全资产匹配,给用户一个更科学化、高效化的理财投资配置体系。它突出了“长期性”、“风险分担”和“组合优势”这三个关键词的存在。而在这点上,却与中国投资者的认知大相径庭。中国散户习惯于自己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即使不直接参与,也更倾向于委托或者投资于通过人(比如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因为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能否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一份来自《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中也发现,国内个人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长于3年的,仅占33%;而A股换手率远高于全球其它国家股票市场。显然,中国本土用户在主动屏蔽智能投顾这种追求稳定的投资方式。那么在产品层面,智能投顾的元祖市场又是如何操作的呢?2)贫瘠的资产市场Wealthfront、Betterment、Future Advisor等著名的智能投顾公司,通过极度小额分散的方式,将客户的资金投向美国ETF市场,以此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是智能投顾最具优势的操作,也是众多国内平台模仿的模式。但受限于市场,这种复制的结果却并不理想。一方面,由于不能直接募集资金,一些平台需引导用户通过开立美股账户实现海外ETF投资,且难以绕开个人账户每年5万元换汇额度的限制。而以国内公募基金为投资标的机构,为实现跨市场资产配置,则需要舍弃便利性、低交易成本等优势。另外,中国ETF的市场数量也是一个绕不过的硬伤。单单2015年一年,美国ETF的市场总规模已超2亿美元,产品数量达1549支。而截至2016年7月,中国却仅有130只可交易的ETF,不仅可分散的风险相当有限,在整个投资维度上都打了大大的折扣。贫瘠的市场,让最终投资效果的呈现出现了缺陷,但来自产品的缺憾却更让更多运营者觉得无奈。3)无奈的产品人依据国外的技术架构来看,完整的智能投顾体系,应当具备客户IPS及风险效用方程、资本市场预期模型、组合构建及优化三大战略性资产配置核心模块。但国内一般的智能投顾平台,常常根据简单的客户风险问卷,就把人群划分成几类让其对号入座。“最能体现智能投顾价值的在于IPS。但在人工智能尚未达到自然语言交流的水平前,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冗长的IPS问卷来构建客户的RRTTLLU,并识别其存在的行为金融偏差并加以纠正,这就难以达到个性化定制的期望。”某智能投顾平台CTO表示。所以这种“最优解”投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包装成了一个简单的“打包产品”。除了技术以外,摆在产品人面前的还有一个流量问题。Finametrica和Morningstar报告共同显示,智能咨询公司常常须花费1800至5000人民币才能获取一个新客户。而假使客户每个月仅支付500人民币的咨询费,公司则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收回这些成本。“虽然自然流量的挖掘需要一个相对久的时间,但由于投资人认知、市场环境和产品技术的制约,智能投顾公司的流量来源将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某运营人员表示。投资环境、技术和流量瓶颈,不仅是摆在国内智能投顾公司面前的阻碍,也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急需攻克的难关。金融科技的运营者深知,与那些来自各机构报告中的璀璨数字不同的是,如果不能让悬而未决的各项要素落地,那么金融科技仍将面对一个“光有雷却不落雨”的概念化困局。综上所述,2016年,金融科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争艳局面,但同样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金融科技的本土化,更是摆在国内从业者面前的难题。金融科技要真正结出丰硕的果实,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滋养,也需要时间的催化。*江湖Miu论的每一篇稿子,都是MiuMiu反复打磨后的作品。*转载与合作请联系309361323@qq.com

元朝灭亡的时候,版图还有多大?
元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北到贝加尔湖至黑龙江一线,南部除现在国界内的领土外,还包括缅甸的北部和中部,西部疆域包括现在的西 藏,青海,新疆东部的哈密一带,现在蒙古国的西部和新 疆的大部分地区不包括在元朝版图内。元朝灭亡以北 京被明军攻克为标志,这时候东北地区,山西、山西、甘肃和云南、内外蒙古等地都还在元朝的控制之下(藏区元代一直控制不强,一直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元朝灭亡时也就不算在剩余版图内),元朝残余的军力还有百万以上,不过除王保保统帅的军队外,其余的军队都斗志涣散,战斗力不强,在后来明军的攻击下,大部分都投降了。
元国所有土地南起大海,北至大泽,西至西北诸王,东至大海,随着明军集中兵力先后在各战场的不断胜利,蒙古军实际控制土地不断缩小,明军出塞后控制了阴山以南地区,蒙古军远退蒙古人的发源地,燕然山是当地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这里是向北向东流入大海的大河发源地,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可以耕种,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狼居胥山就在这一带,这里南去阴山两千里,中间都是草原,河流相当少。
1.元朝灭亡后元顺帝逃回蒙古,建立北元帝国。北元帝国(1368年-1389年)共二位帝王,享国二十一年。北元帝国版图就是元朝灭亡之后的版图。2.北元帝国的建立是一部失败史。主要为,朱元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四月,徐达北伐军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1368年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元顺帝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3.北元的国土一直在削弱中。帝国初建时元顺帝占据岭北行省,扩廓帖木儿据甘肃行省,把匝剌瓦尔密据云南行省,刘益据辽阳行省。名义上都属于北元帝国土地。但宣光元年(1371年)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降明,北元帝国失去了辽南。宣光二年(1372年)明将冯胜大败齐王扩廓帖木儿,北元帝国失去了甘肃行省。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元顺帝的儿子,继位的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去世,继位的北元帝国后主脱古思帖木儿在1379年六月改年号为天元,继续和明军对抗,屡次侵犯明境 。天元三年(1381年)明将沐英和傅友德攻入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自杀,北元帝国失去了云南行省。天元九年(1387年),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出征东北,北元帝国太尉纳哈出投降被封为海西侯。 北元帝国彻底失去了辽东。天元十年(1388年)三月,明帝国蓝玉率师十五万北伐。四月,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突袭击败北元帝国后主脱古思帖木儿。北元帝国后主脱古思帖木儿逃亡途中被部将,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缢杀。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弑君后篡位,去帝号,称可汗。不再使用汉文的年号、庙号、谥号。北元帝国灭亡。但北元的国号一直被鞑靼和瓦剌等蒙古帝国继承下来,直到1635年后金灭亡蒙古帝国。
北元只剩蒙古本部还有效直辖,大概就是今天蒙古国的位置,其他各地的汗国根本不鸟它,
元国所有土地南起大海,北至大泽,西至西北诸王,东至大海,随着明军集中兵力先后在各战场的不断胜利,蒙古军实际控制土地不断缩小,明军出塞后控制了阴山以南地区,蒙古军远退蒙古人的发源地,燕然山是当地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这里是向北向东流入大海的大河发源地,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可以耕种,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狼居胥山就在这一带,这里南去阴山两千里,中间都是草原,河流相当少。
1.元朝灭亡后元顺帝逃回蒙古,建立北元帝国。北元帝国(1368年-1389年)共二位帝王,享国二十一年。北元帝国版图就是元朝灭亡之后的版图。2.北元帝国的建立是一部失败史。主要为,朱元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四月,徐达北伐军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1368年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元顺帝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3.北元的国土一直在削弱中。帝国初建时元顺帝占据岭北行省,扩廓帖木儿据甘肃行省,把匝剌瓦尔密据云南行省,刘益据辽阳行省。名义上都属于北元帝国土地。但宣光元年(1371年)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降明,北元帝国失去了辽南。宣光二年(1372年)明将冯胜大败齐王扩廓帖木儿,北元帝国失去了甘肃行省。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元顺帝的儿子,继位的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去世,继位的北元帝国后主脱古思帖木儿在1379年六月改年号为天元,继续和明军对抗,屡次侵犯明境 。天元三年(1381年)明将沐英和傅友德攻入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自杀,北元帝国失去了云南行省。天元九年(1387年),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出征东北,北元帝国太尉纳哈出投降被封为海西侯。 北元帝国彻底失去了辽东。天元十年(1388年)三月,明帝国蓝玉率师十五万北伐。四月,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突袭击败北元帝国后主脱古思帖木儿。北元帝国后主脱古思帖木儿逃亡途中被部将,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缢杀。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弑君后篡位,去帝号,称可汗。不再使用汉文的年号、庙号、谥号。北元帝国灭亡。但北元的国号一直被鞑靼和瓦剌等蒙古帝国继承下来,直到1635年后金灭亡蒙古帝国。
北元只剩蒙古本部还有效直辖,大概就是今天蒙古国的位置,其他各地的汗国根本不鸟它,

成吉思汗曾经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国家?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征服者,比如欧洲的四大军事统帅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这些人的名字已经足够有排面了,但要与成吉思汗相比,他们的光环或许就暗淡许多。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东征西讨50多年,以30万常规部队,先后攻灭40多个国家,其中还包括西辽、花剌子模这样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型帝国。其征服720多个民族,涉及6亿多人口,消灭各国军队总数超千万,其中还包过欧洲人引以为豪的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下面就以不同时期的蒙古帝国版图,来看看征服区都是今天的哪些国家。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的辛酸经历不必多说,1189年被推选为乞颜部可汗,随后就是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代表着大蒙古国的建立。大蒙古国主要涵盖了大部分蒙古高原,包括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这六大部落联盟故地,和成吉思汗起家的以尼伦、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可视同乞颜部)。在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了扩张,重要性征服有1211年占领金国中都(北京);1218年消灭西辽政权;1219年至1222年进攻花刺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在攻占多个主要城池后进行屠城,花刺子模统治者摩诃末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其子扎兰丁越过印度河逃亡,蒙古大军遂止步。1223年成吉思汗令速不台领25000军,从南高加索向北进入今南俄俄罗斯地区进行西征,在今乌克兰地区战胜基辅大公罗曼诺维奇,将其俘虏处决,但后来蒙古军在今保加利亚萨马拉河之战中失利,被迫撤军。东归途径西夏,由于西征向其征集兵员和粮草均未兑现,成吉思汗决定顺路攻打西夏,但战争不到一年,成吉思汗便在贺兰山病死,当时西夏已同意投降,但成吉思汗没能等到受降仪式。蒙古人将成吉思汗死亡的悲愤发泄在了西夏身上,在中兴府进行了大规模屠城,烧毁了西夏的一切宫殿庙宇和文献资料,并立下了不为西夏修史的规定,所以西夏至今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可供查阅的资料少之又少。可以说成吉思汗在世期间,主要军事成就包括统一蒙古高原、横扫金国、灭西辽、征花剌子模、灭西夏。就征服情况来看,蒙古大军向西一直进攻到今黑海沿岸乌克兰附近,往南追击扎兰丁至印度河而止,北部能够开赴军队渗透的就是今俄罗斯南部、哈萨克斯坦一带,这就是成吉思汗时期的扩张极限。然而蒙古军在成吉思汗时期并没有完成对花剌子模以及基辅公国的征服,未形成有效的控制与驻军。而屈出律篡夺的西辽政权,在被征服后,契丹贵族又于1224年建立了起尔曼王朝,即“后西辽”,其地域发生明显变化,面积也缩小不少(只剩今伊朗、阿富汗交界区域),他与花剌子模合作,将蒙古人的势力阻隔在伊朗高原、里海以东,可以将这里看做成吉思汗时期的西方边界。这个后西辽直到旭烈兀建国后才被吞并。成吉思汗的西征为后来蒙古帝国西征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哲别、速不台率军于里海沿岸的大迂回,进入亚塞拜然(今阿塞拜疆)进行乔治亚(今格鲁吉亚)之战,扫荡高加索南北诸役中,帖雷克河之战、迦勒迦河之战攻破俄罗斯10万联军,算是打开了俄罗斯大门。在北部边界上,成吉思汗时期几乎占据了今哈萨克斯坦一半的土地,以哈萨克斯丘陵为界。所以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国涵盖了今天中亚地区主要国家: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克什米尔地区。成吉思汗以后的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去世后传位给第三子窝阔台,1231年窝阔台兵分三路伐金,至1234年,蒙宋联合将金攻灭。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第二次西征,这次是以术赤长子拔都为首,各蒙古王公均派出长子参与,故称长子西征。首先向钦察、俄罗斯方向进军,攻占莫斯科等城市,至1240年又真正意义上攻占基辅公国。1241年拔都继续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后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受到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的顽强抵抗,但仍旧无济于事。(拔都西征路线)1242年初,联军首领贝拉四世逃至克罗地亚,拔掉便令合丹追至克罗地亚,将贝拉逼往达尔马提亚群岛。待当年开春,窝阔台去世,且蒙古军队也遭受巨大损失,内部对于继续追击产生了争议,拔都最终决定率军东归。拔都的人马撤至伏尔加河下游营地,因与贵由不和,也无意大汗争夺,所以留在了封地,后在其父术赤汗国的基础上建立了金帐汗国,拔都这次西征所到之地就是蒙古人抵达的最西边。窝阔台之后的第三代大汗是贵由汗,他虽然是窝阔台的长子,但在汗位继承上经历了不少波折,这里不赘述。只需了解一下贵由母亲乃马真后称制了五年,在贵由成为大汗后,又受制母亲干涉政权,直到乃马真后去世,贵由才有权准备西征。但他在1247年准备的西征,1248年三月刚行军至今天的新疆恶敏县附近就病逝了,后由他的老婆海迷失后称制,直到1251年才由忽里勒台大会推举蒙哥为汗。因蒙哥汗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儿子,所以这标志着汗位从窝阔台系转向拖雷系,因此引发皇族内部的分裂,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蒙古属于解决内部问题,停止了扩张步伐。经调整后,蒙哥于1252年开始令弟弟忽必烈征云南、大理国,这是蒙古攻宋的战略转变。与此同时,又令弟弟旭烈兀准备西征。1254年1月,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云贵高原并入大蒙古国版图,1256年,段兴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宫觐见蒙哥,被蒙哥任命为大理总管。旭烈兀这边于1256年越过阿姆河,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政权,西部的木剌夷国;于1258年灭亡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于1260年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另分兵攻占了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半岛)大部分地区,自身主力行进至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准备攻打埃及马木留克王朝。(钓鱼城)旭烈兀在西征时,蒙哥也于1258年开始,率三路大军征伐南宋。在1259年攻打四川境内的钓鱼城时,蒙哥汗疑似被炮击,死于前线,此消息传到旭烈兀处恰逢与埃及交战前。旭烈兀因此取消作战计划,率军东归,马木留克王朝趁机攻占叙利亚,并杀死旭烈兀留守叙利亚的爱将怯的不花。旭烈兀只能强忍愤怒东归,所以西方世界称中国的钓鱼城为“东方的麦加”,是这座城市“召回”了蒙古人,当时旭烈兀的西征已经迫使东罗马朝廷与西欧诸多国家躁动不安,多个国家派出使者,称愿意为旭烈兀提供帮助,这种临死前的讨好也随着蒙哥汗的去世而不了了之。由长子西征与旭烈兀西征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路线选择是在成吉思汗西征的南北两侧,也就是力图解决南北沿线成吉思汗没有彻底征服的区域。比如拔都解决了钦察、俄罗斯未臣服的诸部,然后向东欧大平原延伸;旭烈兀则更为明显,出了和林一路向西南走,抵达克孜勒库姆沙漠后改向正南方向,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由此为前沿基地,一路踏过伊朗高原,迂回过里海南岸,开始对西亚、东欧南部进行扫荡,一直打到地中海地区。(旭烈兀西征路线)拔都与旭烈兀相比,看似旭烈兀打的更远,但拔都征服的区域要比旭烈兀多的多。在成吉思汗西征的基础上,拔都是征服了今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全境,斯拉夫各族臣服,基辅公国也是二次西征确立的统治,后击溃波兰、罗马帝国联军,匈牙利、保加利亚、意大利半岛相继被攻灭。旭烈兀的成就则主要是对伊斯兰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攻占。这两次西征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扩土,也是这两人凭本事获得了建国的条件,后来拔都的金帐汗国,旭烈兀的伊尔汗国几乎涵盖了征服区,但都有征服地没能守住的现象,比如匈牙利与叙利亚。(旭烈兀迂回过里海南岸)蒙古除了向西发展外,在忽必烈解决了弟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开始对南宋进攻,解决南宋后,又向越南、缅甸、爪哇等东南亚国家进攻,但这些地方最终都未能征服,忽必烈对日本的两次进攻也都以失败告终。在元朝版图大致奠定以后,就形成了所谓的蒙古帝国,这是欧洲人对蒙古人政权的称呼,此时的大蒙古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因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四大汗国虽有支持倾向,但实际已经独立。真正要说大蒙古国的全盛时期,还属蒙哥汗在位期间,当时也是旭烈兀西征的最顶峰,也就是所谓的蒙古帝国除去南宋部分,都是大蒙古国的领土。(大蒙古国全盛时期)如果按照蒙古帝国的概念来看,其领土面积鼎盛时期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东亚大部分、北亚、南亚部分、中亚、中东、西亚、现代的土耳其部分、以及俄罗斯和东欧。入侵范围涉及波兰、立陶宛和德国,直到法国和意大利停止。跨越北纬15°~60°,东经15°~140°之间,据欧洲学者统计,蒙古帝国鼎盛时的领土涉及今天40多个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老挝、缅甸、泰囯、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汘、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芬兰、瑞典、挪威、丹麦、法罗群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荷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大英帝国范围)蒙古帝国的范围虽然广大,但是广论面积只被欧洲人列为第二,第一位的是大英帝国,因为大英帝国的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在鼎盛时期已经高达3550万平方公里。不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蒙古帝国的扩张,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都给世界各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野蛮的扩张殖民行为并不值得我们追捧,欧洲人曾经将蒙古的扩张称为“黄祸”,这种种族歧视的名词也代表了欧洲人对蒙古帝国扩张行为的痛恨。
成吉思汗曾经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国家?
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朝鲜、韩国、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阿曼、也门、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约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中国、俄罗斯等。
成吉思汗曾经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国家?
说起成吉思汗,很多人都自豪于这位草原王者横扫天下的壮举,蒙古铁骑曾经冲出亚洲,踏足到了另一个半球,令全世界的人都为之颤抖,那么当时蒙古的疆域都包含现在哪些国家?(一)四大汗国正如同他的尊号“拥有海洋四方”,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25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2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400万,占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而现在整个亚洲的陆地面积(包括所有岛屿)不过4400万。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0°。正因如此,苏俄著名学者巴托尔德说:“成吉思汗帝国的建立从某一点上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把远东和前亚的文明国统一在一个王朝的政权下是空前绝后的”。因此,他以“世界征服者”的称号载入史册。(二)现代国家但是以上的蒙古帝国版图,其实是包括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建立的四大金帐汗国在内的功绩,如果单论成吉思汗的大军马蹄过处,会有哪些国家呢?成吉思汗在世期间,其主要军事成就包括统一蒙古高原、横扫金国、灭西辽、征花剌子模、灭西夏。所以,统一蒙古高原,所辖的国家就有现在的蒙古国;灭掉西辽,领土随之被一股脑收入囊中,西辽疆域包括现今中国新疆和蒙古国的西北地区以及“五斯坦”,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斯坦;灭花喇子模收阿富汗、中东14国、印度北部、巴基斯坦。总结来说,成吉思汗去世时,已经打下了包括今天的蒙古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全部,以及伊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一部分。另外还有我国内蒙,以及新疆全部地区,以及河北、辽宁、陕西、甘肃大部分地区。除了以上地区之外,成吉思汗的子孙后裔,又把领土扩展到整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东欧七国。所以整体上看,把这些算上的话,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共3300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36个国家 东亚有3个国家;东南亚1个国家; 中东最多22个国家;东欧10个国家。
成吉思汗曾经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国家?
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朝鲜、韩国、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阿曼、也门、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约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中国、俄罗斯等。
成吉思汗曾经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国家?
说起成吉思汗,很多人都自豪于这位草原王者横扫天下的壮举,蒙古铁骑曾经冲出亚洲,踏足到了另一个半球,令全世界的人都为之颤抖,那么当时蒙古的疆域都包含现在哪些国家?(一)四大汗国正如同他的尊号“拥有海洋四方”,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25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2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400万,占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而现在整个亚洲的陆地面积(包括所有岛屿)不过4400万。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0°。正因如此,苏俄著名学者巴托尔德说:“成吉思汗帝国的建立从某一点上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把远东和前亚的文明国统一在一个王朝的政权下是空前绝后的”。因此,他以“世界征服者”的称号载入史册。(二)现代国家但是以上的蒙古帝国版图,其实是包括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建立的四大金帐汗国在内的功绩,如果单论成吉思汗的大军马蹄过处,会有哪些国家呢?成吉思汗在世期间,其主要军事成就包括统一蒙古高原、横扫金国、灭西辽、征花剌子模、灭西夏。所以,统一蒙古高原,所辖的国家就有现在的蒙古国;灭掉西辽,领土随之被一股脑收入囊中,西辽疆域包括现今中国新疆和蒙古国的西北地区以及“五斯坦”,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斯坦;灭花喇子模收阿富汗、中东14国、印度北部、巴基斯坦。总结来说,成吉思汗去世时,已经打下了包括今天的蒙古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全部,以及伊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一部分。另外还有我国内蒙,以及新疆全部地区,以及河北、辽宁、陕西、甘肃大部分地区。除了以上地区之外,成吉思汗的子孙后裔,又把领土扩展到整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东欧七国。所以整体上看,把这些算上的话,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共3300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36个国家 东亚有3个国家;东南亚1个国家; 中东最多22个国家;东欧10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的版图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汉唐还是明清。那么在中国古代的版图里,哪个朝代是最大的?有的人说是汉代,尤其是武帝时期,对!汉代的疆域相对于秦朝是非常大的,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到武帝末期疆土超过前朝秦朝一倍之多,版图达到极盛,版图面积:约600多万平方公里。汉武帝末年与昭宣之际,东北及西南边版图稍有减缩,至元帝初元三年弃珠崖即今海南岛,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动。有的人说是唐代。唐朝版图最大时期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武周时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有的说是清代。清代的版图真的很大,甚至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唐代。盛唐虽然在巅峰时期也将版图扩张至中亚以及整个蒙古高原,但唐代对于这些地区控制的时间并不长,特别对蒙古高原的统治也就仅仅维持了几十年。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代在西域诸镇大多都被吐蕃攻陷了。所以唐代对于边疆的控制并不稳定,这一点远不及清代。帝国版图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比我们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多出大约多1/3。实际上最大的朝代是元代。现代中国主流史学界都是认为元代的北部边界到达了北冰洋,涵盖了大半个西伯利亚。但实际上元代的对西伯利亚并没有实现控制,因为在那个年代西伯利亚对于元朝统治者没有任何意义。其版图超过汉、唐盛世,形成为历代王朝中最大的疆域,国土面积有二千多万平方公里。所以中国历史上元朝版图最大,其次是清朝和唐朝。
元朝。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扩展资料元朝的藩属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中国历史上元朝版图最大。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元朝版图:
元朝版图最大。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扩展资料:元朝的版图和外交在元朝建立前后始终对周边国家和政权发动侵略战争,例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高丽蒙古战争等。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罗兄弟及其子马可波罗成为得到元朝皇帝宠信,在元朝担任外交专使的外国人。马可·波罗是忽必烈时代中西方交流中的最有名的基督徒。他声称于1275年到达中国,他的著作是许多年中欧洲人了解中国的惟一渠道。马可·波罗称他的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叔马菲奥·波罗先于他到达中国。他们于1252年离开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作了几年生意,并且在1265年下半年或者1266年上半年到达忽必烈的宫廷之前在罗斯和中亚旅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元朝、1330年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元代行政区划: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为省),因此称为行省制时期,该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元代中叶,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州(府)、县,路归省管。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中书省直辖地区,称作“腹里”,包括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河南和内蒙古的一部分,由中书省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行省。“行中书省”的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中书省”或“某某行省”。此外,元政府设立了宣政院(初为总制院),除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外,并负责统辖青藏高原(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参考资料:元朝—百度百科元朝行政区划—百度百科
元朝。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扩展资料元朝的藩属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中国历史上元朝版图最大。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元朝版图:
元朝版图最大。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扩展资料:元朝的版图和外交在元朝建立前后始终对周边国家和政权发动侵略战争,例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高丽蒙古战争等。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罗兄弟及其子马可波罗成为得到元朝皇帝宠信,在元朝担任外交专使的外国人。马可·波罗是忽必烈时代中西方交流中的最有名的基督徒。他声称于1275年到达中国,他的著作是许多年中欧洲人了解中国的惟一渠道。马可·波罗称他的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叔马菲奥·波罗先于他到达中国。他们于1252年离开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作了几年生意,并且在1265年下半年或者1266年上半年到达忽必烈的宫廷之前在罗斯和中亚旅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元朝、1330年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元代行政区划: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为省),因此称为行省制时期,该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元代中叶,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州(府)、县,路归省管。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中书省直辖地区,称作“腹里”,包括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河南和内蒙古的一部分,由中书省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行省。“行中书省”的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中书省”或“某某行省”。此外,元政府设立了宣政院(初为总制院),除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外,并负责统辖青藏高原(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参考资料:元朝—百度百科元朝行政区划—百度百科

[ 标签:]
- 全部评论(0)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