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摆摆网 > 问答 > 创业 >

MySpace的兴衰给互联网创业者哪些启示?

栏目:创业   时间:2019-07-12 13:59
曾几何时,MySpace是互联网产业最耀眼的明星。2006年,它曾一度超越雅虎,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网站。而在被新闻集团收购之前,它的母公司险些收购Facebook,只是因觉得马克·扎克伯格7500万美元的报价过高而放弃。然而,这位曾经作为SNS领域一号种子的选手,却在5年间逐渐黯淡下去,被后来者Facebook以及更为新锐的Twitter甩得越来越远。

MySpace的兴衰给互联网创业者哪些启示?
[ 标签:互联网创业者 ]

  • 全部评论(1
  • 1楼
    全中看传媒 2019-07-12 14:29:52

    1、MySpace的兴衰





    MySpace.com创立于2003年,两名拥有Friendster账号又热爱音乐的eUniverse公司员工,用10天时间制作出了Myspace。eUniverse公司CEO Brad Greenspan对这一产品十分感兴趣,亲自担任这个产品的团队负责人,并在财务、人力和技术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其作为公司的重点项目培育。所以,Myspace并没有遇到一般创业项目那样的困难。



    2005年7月,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了Myspace的母公司eUniverse,其中大部分估值都来自于Myspace,当时其用户为2000万;2006年,谷歌与MySpace签订了为期3年价值9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谷歌成为MySpace的独家搜索引擎供应商,MySpace必须保证连续三年广告点击率的大幅增加,高额的回报成为MySpace的负担;2006年,它曾一度超越雅虎,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网站;2008年4月,在音乐版权官司败诉之后的Myspace被迫投入巨资与四大唱片公司合资成立MySpace Music,并在当年8月上线。就在Myspace联合四大唱片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音乐销售实体Myspace Music的时候,它的用户数被Facebook超越;2009年初,默多克聘请了Facebook前COO Owen Van Natta作为Myspace的CEO,负责Myspace的改进;

    2011年2月以1亿美元的要价,开始正式为MySpace寻找潜在买主;2010年11月19日,Myspace与Facebook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两者合作——Myspace正式和Facebook Connect对接,日后用户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直接登录Myspace;美国时间2011年6月29日,数字媒体公司Specific Media宣布,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新闻集团手中购得社交网站MySpace。

    2、对创业者的启示

    (1)创始人缺乏技术基因

    MySpace虽然作为第一批成立的社交网站,开创了社交网站的先河,但是正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所言,从创建ResponseBase之初,MySpace的创始人就没有硅谷极客的DNA,MySpace的两位创始人克里斯·德沃尔夫和汤姆·安德森,其供职的eUniverse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网上销售抗皱霜和打印机墨盒。创建MySpace之前,德沃尔夫的专长是发送垃圾邮件,安德森则负责一家色情网站。他们凭借对互联网的敏锐嗅觉,外加“集天下之大成”为一家的抄袭风格成就了MySpace的巅峰时刻。

    (2)创始人内部创业,不愿意承担创业风险

    作为eUniverse内部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有自己的小算盘:若离开公司单干,就必须放弃eUniverse曾向其允诺的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红利,而自己承担风险,但德沃尔夫和同伴们不愿承担创业的风险,此外,他们还可以借Myspace集合eUniverse多项业务而成立一个门户网站。德沃尔夫写邮件说:“向用户开放eUniverse能够提供的一切服务,赶超Friendster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eUniverse各项资产下的用户基础。”当然也正是内创业这种模式,让徳沃尔夫一直不能名正言顺地为MySpace做决策,所谓的独立子公司名不副实,他甚至对后来Intermix与新闻集团的暗中交易都一无所知。

    (3)不能快速迭代

    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创业互联网公司的本质特征就是快速迭代,在快速变革的互联网时代,MySpace依然固守过时的博客功能、笨重的内部即时通讯系统、加载缓慢的视频播放器、制作粗糙的电子邮件系统和空间不足的图片存储器来服务用户。此外,它也没有建立起与外部软件开发商的良性生态系统。自从被新闻集团收购之后,德沃尔夫和安德森再未推出过任何具有开创性的新型特色产品。相反,他们采取了一种低风险战略:走“我也有”路线,发布其他成功网站中的同类型产品,例如MySpace为了和YouTube竞争,也推出了自己的视频播放器,但效果不佳。

    (4)早期过于商业化

    MySpace的创始人以邮件营销起家,对网站的持续发展投入较少精力,他们一直扮演着母公司赚钱机器的角色。尤其在新闻集团时代,徳沃尔夫的上司计划保持MySpace的组织结构基本不变,同时增设公司层,处理法律和公共关系事务,并负责最重要的任务——集中为新闻集团全体网站做广告招商。 在新闻集团的这个“赚钱机器”加大马力运转时,MySpace的年收入由数百万美元上升到5亿美元,但是,在用户数和市场份额两个重要指标上,Facebook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终于走到了前面。Myspace 的创始人德沃夫曾发誓不做广告,但收购意味着身不由己。二位创始人也抱怨过,“人家 Facebook 在改善用户体验,我们却在做大量广告。”

    (5)传统资本的过早介入

    2005年7月,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了Myspace的母公司eUniverse,但是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集团的资本过早进入,彻底扭转了Myspace作为社交网站的进化方向,渠道开始成为Myspace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其肩负新闻集团新媒体转型的重任而不是独立的业务发展,默多克曾表示,收购Myspace对新闻集团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不但能立即使集团的用户数翻一番,而且为集团扩展网络业务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他随后将其纳入福克斯互动传媒旗下。由于不能再完全按照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规律发展,从其被新闻集团收购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其不甚光明的前途命运。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不合适的资本还不如不要。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