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摆摆网 > 问答 > 淘宝 >

阿里地区简介(阿里地区简介特点)

栏目:淘宝   时间:2023-09-18 05:16

西藏阿里的海拔是多少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阿里简介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阿里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而,阿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因此,阿里地区的地貌以冰雪、册岩和湖泊为其特征,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拉萨,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阿里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拉萨,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西藏阿里的海拔是多少

阿里的简介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概况号称“千山之巅、万川之源”、“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东西长600公里,南北宽550余公里,总面积为34.5万平方公里,下辖普兰、噶尔、革吉、改则、措勤、扎达、日土7县、106个乡、359个行政村。西南和中部的普兰、扎达、噶尔、日土四县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东部的措勤、改则、革吉三县为纯牧业县。全区总人口6.9万,农牧民人口为58807人,占总人口的8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3人,是中国地理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级行政区。阿里地区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玛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土地辽阔,人口稀少,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对外通道57条。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汇聚的地方,群山竞高,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总的地势趋向是南北高,中间低。阿里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水流资源蕴藏量达2万千瓦,全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湖泊60多个;境内总流程9500公里,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源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山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成为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终汇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阿里因此被称为“千山之巅、万川之源”。阿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有狮泉河——雅鲁藏布江地热带,昆仑山——可可西里地热带,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热带。 阿里地区山峦连绵起伏,原野辽阔无际。拥有畜牧业、矿业,可利用草场面积0.186亿公顷,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30多种,矿点254处,其中有盐、硼、铝、芒硝、铬、银、金等。
不知道阿里是什么, 下面有写阿里山的简介:台湾阿里山一般人熟悉的阿里山,多半指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相传於250年以前,有一位名为阿巴里的邹族酋长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族人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命名。其实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於玉山山脉的支脉,隔同富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现在新中横公路已将阿里山与玉山风景区串连起来。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而邹族原住民人文资源更增其观光魅力。日出闻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位置与时间均不同(因地球公转所致),站在祝山观日楼上,夏至(国历6月22日)清晨五点,日出地点在邵大山与秀姑峦山之间,为阿里山日出最北点。冬至(国历12月22日)清晨七点,日出地点在玉山主峰南侧,为阿里山日出最南点。春分与秋分(国历3月21日与国历9月23日)清晨六点,日出地点在秀姑峦山与玉山北峰之间。前往祝山,可至阿里山火车站或沼平车站搭乘祝山观日火车(车程约25分钟)或自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步程约40分钟,沿路皆有指示牌),观日楼广场前有嘉义与南投两县界及日出详图。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云海,通常出现於日出或薄暮天气晴朗而有浮云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掩盖附近山峰,有如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观赏云海最好的季节是秋天,最好的地点是二万坪、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的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都是不错的观赏点。晚霞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艳丽,乃因海拔两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导致空气中的紫外线强,使天际所呈现的蓝天比平地绚丽,晚霞相对就较艳丽。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是最佳观赏点。森林阿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以桧木原始林最为珍贵。受到高度的影响,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现热带、暖带、温带与寒带。从平地到海拔800公尺的独立山一带为热带林,此区显著的植物多为龙眼、相思树、杉木、麻竹与桂竹林。自独立山到海拔1,800公尺的屏遮那则属於暖带林之范围,代表树种为樟木、楮与楠木,而奋起湖与十字路一带的柳杉林为此区较特殊的植物相。温带林指的是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地区,阿里山五木-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台湾杉与红桧(神木)主要分布於此。至於3,000公尺以上到3,500公尺以下的寒带林区,主要生长台湾冷杉。一八九九年日本人发现阿里山森林后,将这片原始林辟建为重要林场,后台湾收复后台湾省政府为了保育乃禁止砍伐,开发为森林游乐区。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山樱、吉野樱与重瓣樱等,将整座山装点成美丽缤纷的花海。而步行在古木参天的林荫道上,除吸取森林芬多精外,还可聆听画眉科、莺科、山雀科与鸫科等鸟类优美鸣声(阿里山为台湾十大最佳赏鸟地点之一,属於中海拔鸟类区)。甚至区内原先已遭砍伐的千年老树,其留下来的半截枯木树根造型,亦值得赏玩。姐妹潭等景点当然更不容错过。高山铁路阿里山森林铁路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山铁路、智利至阿根廷之安第斯山铁路,并称世界上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日本人为转运木材而规划兴建,轨距 762公厘,最大坡度6.25%,最小曲率半径40公尺。一九一二年,长达66.6公里的嘉义至二万坪段宣布通车,一九一四年,再延长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总长71.4公里。全线自海拔30公尺的嘉义,一路爬升至 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阿里山森林铁路分为平地与山地两线段,前者指嘉义至竹崎(14.2公里),后者为竹崎至阿里山线段(57.2公里)。当火车以推进方式运转至独立山时,为迁就急峻的山形,则须以螺旋型环绕独立山三周(约五公里长、两百公尺高)而至山顶。当回旋上山时,在车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脑寮车站仍在山下,然后铁道再以 8字型方式离开独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后,铁路呈 z字型曲折前进,经过三个分道时,火车时而往前拖、时而在后推,终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车碰壁之称」。昔日为了集运木材、运输生活物资而辟建的阿里山森林铁路,如今已蜕变成发展森林旅游的观光铁路列车。一九八四年,增设行车时间仅三小时十五分的「阿里山号」快车后,原来的蒸汽火车与报废车厢即装璜成风味独特的车厢旅馆与古老蒸汽火车展示区,位於沼平车站旁,供游客住宿与观赏。一九八六年,自行开辟的祝山支线通车,全长6.25公里,以阿里山新站为起点,蜿延於海拔2,216-2,451公尺的高山间,经十字分道转对高岳至祝山,此为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高山铁路,专供祝山观日行。至於全长 9.2公里的眠月支线,则开放於一九八三年,火车一路蜿延於海拔 2,000公尺以上的崇山峻岭间,当您看到一座高十余公尺、形状像猴子的巨石,即到了终点站「石猴游憩区」。 白木林为石猴游憩区之奇观,在森林大火后,矮小的植物被烧光,仅剩高大的松、杉类枯干,这些火烧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霜打,表皮转白,成了醒目之景观。安排一小时的健行览胜,看看游憩区内古早味的樟脑寮、笋灶与木炭窑,经由解说牌可了解其制造过程。至於聆风亭、望乡亭与栖霞亭等凉亭,则是聆听松涛或远眺草岭风光之好地点。此外,「台湾-叶兰展示区」展示了台湾珍贵稀有野生兰的生态史;一叶兰以阿里山为生长区,每年二至四月开花,因花下仅长一片叶而得名。
阿里的简介

我想了解西藏阿里的概况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是西藏自治区下辖6个地区之一。北邻新疆,东接那曲地区,东南与日喀则地区相连,西面和南面分别与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尼泊尔接壤,有116千米的边境线,有60多道山口通向境外。地区所辖7县中,改则、措勤、革吉三县为纯牧区,噶尔、普兰、扎达、日土四县属半农半牧区。面积30.3余万平方千米,人口7.73万(2000年),人口密度较低。 地区专员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而阿里是西藏的主要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养动物方面,西藏主要有牦牛、扁牛、藏系绵羊、藏系山羊、马、驴、骡等当地的家养观赏动物主要有藏獒、狮子犬等。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基本没有无霜期,多大风、冰雹,干燥、寒冷,冬春多雪,长冬无夏。年日照时女为2866小时,年降水量为406毫米,年冰雹数为35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风灾、旱灾等。交通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境内目前公路干道主要有两条:一是沟通新疆叶城与西藏拉孜的219国道(人们常说的“新藏公路”即其中一段),此路经过拉孜连通日喀则、拉萨;二是连接青藏线的黑阿(那曲至阿里)公路。狮泉河机场的兴建已在规划之中。雪峰冰川、高山草甸、荒漠戈壁、河流湖泊、农田牧场、土林地貌和四处徜徉的各类野生动物,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自然奇景。要想全面探究西藏的古老历史文化,要想领略干山之根、万水之源的气魄,阿里不可不去。有人甚至极而言之:没到过阿里,就等于没到过西藏。西藏自治区现已形成各具特点的拉萨、藏西、藏西南、藏南四个旅游区,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昌都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其中的藏西旅游区,主要指阿里地区,以所谓“神山圣湖之旅”为主。狮泉河镇因地处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畔而得名。狮泉河畔原来是一片荒凉的红柳滩。1964年新藏公路通车后,这里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1966年,阿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迁来此地,到了1980年代,城镇粗具规模。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噶尔意为帐篷、营帐,因历史上曾作为兵营驻扎地而得名。全镇人口12000人。狮泉河镇海拔4255米。,狮泉河镇现已成为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边境贸易中心,也是阿里最主要的交通枢纽,是新藏公路、拉普公路、黑阿公路的交会点。全镇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西部为地区政府各部门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社会服务设施及公共文化设施大体齐备。狮泉河镇目前已有1000多户个体商贩,他们大都来自四川、甘肃、新疆等地,从事餐馆、商店、修理、服装加工、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小镇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旷的荒野戈壁上却显得繁华,充满生机与活力。由于缺水缺电,狮泉河镇实行定时供水供电。 距拉萨1586千米。拉萨至阿里狮泉河镇的客运班车已经开通,交通相对方便。
应该也没有些人说的那样苦吧,就像很多内地人觉得西藏很苦很苦,但事实我们清楚病没有那么苦,主要看你自己情况吧,每一个人的对生活的标准时不一样啊,对于我来说只要是西藏都一样。阿里最大的特点是路远,想回家不太方面,但工资也比其他地方高很多
我刚从拉萨回来,阿里我没有去,听说那里是无人烟区,本来想去的,但是就自己一个女子去的,不方便去太远,所以可能还要问问别人哦!不好意思!!!
我想了解西藏阿里的概况

西藏自治区六大地区概况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那曲,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青海省接壤,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地处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位于羌塘高原的东端,山地连续分布,被众多湖盆分割,湖泊星罗棋布。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山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毗邻,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南拥有6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中国的西南边陲。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外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日喀则2017年人口75万,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林芝,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古称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而来,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市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缅甸国接壤,被称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西藏自治区,简称“藏”,通称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拉萨,简称“拉”,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650米(要防内源氧缺乏症),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西藏自治区六大地区概况

阿里概况

1、噶尔县基本情况介绍:噶尔县地处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噶尔藏布流域,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面积17197平方公里。耕面积0.89万亩。总人口0.98万。辖4个区,1个镇,11个乡,36个村民委员会。噶尔县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狮泉河镇”,藏意为“兵营、帐篷”,因清政府派蒙古族将领甘登次旺率军攻退了敌军,当时清军曾在此扎营,由此而得名。噶尔县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虽然它在来自都市人的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二三千里内都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迅猛的小城’。在陕西、河北两省的援建下,其基础设施发展得很快。它可以给旅行者们所提供的条件已经超出了旅人的想象。在阿里的荒原上奔波颠簸数天之后来到这里简直就像到了天堂。高高矗立的电视和通信发射塔及迎宾馆和对面的电信宾馆都是当地最醒目的建筑。迎宾馆后门出去就是阿里地区行署,当年孔繁森工作的地方,很宽敞气派的大院子。狮泉河镇,即是阿里地委、行署的机关驻地,也是噶尔县府驻地,镇区建筑总面积为11336平方米。行政、文教、邮电、通讯、电力、照明、给水等基本设施虽然简陋,但大体齐备。2、其实西藏真的是很美丽、让人从心底感觉清爽的好地方。到西藏工作是楼主明智正确的选择,相信西藏不会让你失望的。
西藏阿里地区距离拉萨1600多公里,坐班车需要20多个小时,票价500-600,坐飞机2个多小时,票价2600多。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海拔约4300米。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当地民间有句俗话,“十一月(藏历)大地;东裂,十二月石头开口”,其严寒程度不言而喻。电力仍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有时需拉闸限电。
阿里概况
[ 标签:]

  • 全部评论(0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