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摆摆网 > 资讯 >

阿里的未来,一定还是会捏在他的手中

  作者:肖钦   2019-09-10 14:50

▲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来源 I 牛气电商

作者 I 阿朱菇凉

编辑 I 阿朱菇凉

9日

9月

明天就是马云的退休日子。悔创阿里,他现在终于如愿。

马云已经55岁了,明天就是他正式卸任阿里巴巴主席,退休的日子。

马云说过,他退休以后,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当个老师。他也曾说过,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

现在,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

但我不相信,以马云的性格,他肯好好当个老师?阿里巴巴的未来,一定还是会捏在他的手中。

01

阿里巴巴的起点

1999年大年初五,西子湖畔,18个人坐满一屋,这是阿里巴巴创立的第一天。

马云激情高昂地演讲了2个小时,这一幕,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

“我们要办一家B2B的电子商务公司,目标有三个:第一,要成为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第二,要建设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司;第三,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进入全球网站前10名。”

尽管马云讲得手舞足蹈,但听的人一个个都神情严肃。据蒋芳等人事后回忆:反正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看他讲得那么激情高昂,又不好意思打断他,只好让他继续讲下去了。

这群人,全部没有背景,没有家底,更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的,用马云后来的话说:“都是些没人要的”,但正是经过他们不断地拼搏、奋斗,才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上的奇迹。

1999年5月,一位名叫蔡崇信的人来到了湖畔花园,来帮朋友谈投资事宜。

当他西装革履走进湖畔花园时,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场景:狭小的房间里,黑压压的坐着20多个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年轻人着了魔一样,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仿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蔡崇信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是一家全球知名投资公司的亚洲经理,年薪高达500万元。

尽管拥有如此强大的背景,可当他见到马云、见到这样的场景,竟然产生了要加入的冲动!

他回到美国工作后,想加入马云团队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终于,他对身怀六甲的妻子说出了这个想法。

他的妻子觉得他疯了,坚决不同意。但蔡崇信铁了心要来,她执拗不过,没办法,只好陪同丈夫来到杭州,看看马云是否值得追随。

马云带着蔡崇信夫妇划船游西湖,船到湖中,蔡崇信突然提出要加入阿里巴巴,这吓得马云差点掉进湖里。他说:我这里只能付得起500元1个月的工资。

蔡崇信还是很坚定。

马云当然求之不得。于是,一对中国商业史上最值得称赞的搭档诞生了。

马云主外,蔡崇信主内,一次次亲密无间的合作,共同创造出了阿里巴巴这一个伟大的商业奇迹。

02

破土,开始起飞

初生的阿里迅速发展,很快就碰到了所有创业公司最大的难题:资金缺乏。马云四处找投资,却处处碰壁,甚至因其瘦小的身躯,尖长的嘴巴,被人认为是骗子、传销。

后来,马云回忆起这段历史说:我们一连拒绝了38家投资公司,阿里巴巴连员工每个月500块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公司破产在即。

这一切随着蔡崇信的加入,带来了转机。1999年8月,蔡崇信听闻高盛在寻找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机会,就找上了在高盛工作的老友。

听蔡崇信介绍后,老友很感兴趣,很快,在闻过湖畔花园的脚臭味后,高盛就与阿里达成了协议,投资阿里500万美元,占股50%。

此次投资,不仅为阿里带来了发展基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高盛的背书,让全世界都开始注意到这家公司。

1个月后,远在日本的孙正义,了解到阿里巴巴,对此产生了投资兴趣。于是,他邀请马云、蔡崇信来日本商讨投资事宜。

那个头发稀少,个子不高的日本人,才听了马云6分钟的演讲,就打断了马云,说,我要投资。

在没有对阿里巴巴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孙正义就决定投资4000万美元,但要求占比49%。

这一次融资估值,比1个月之前,整整上升了10倍。马云听完报价后,心潮澎湃,刚想答应,但跟蔡崇信仔细琢磨、商量了下,觉得孙正义股权占比太高,容易导致董事会旁落。于是,最终将合作条件敲定为2000万美元,30%的股份。

距阿里巴巴成立仅10个月,马云手里就拥有了2500万美元。在有钱之后,跟大多数创业者一样,马云很快就膨胀了起来。

他在香港成立了总部,租了一套很气派的办公楼,把员工都搬到香港办公。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澳洲都设立了办事处,全球招聘精英。

他在世界各地推广阿里巴巴,在BBC、哈佛、MIT、沃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商业协会等地方四处演讲。

2000年年中,马云甚至成了 《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他是全中国企业家中,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这使他一战成名,获得了很大的名声。

在国内,马云办起了“西湖论剑”,以地主身份邀请金庸和张朝阳、王志东、丁磊等共论互联网未来,俨然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盟主。

03

改革,实现盈利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一时风头无二。 

但也正是此时,阿里巴巴陷入了非常严重的内忧外患中。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互联网进入寒冬,投资人也捂紧了钱袋子。而阿里巴巴虽然用户增长的很快,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变现模式,迟迟不能盈利。公司内部,由于摊子铺得太大,成本居高不下,每个月要烧掉100多万美元。

内部的管理,也一团糟糕。那时,马云从全世界招来了大批精英人才,每次开会都吵成一团,马云不知道听谁的好。员工之间矛盾重重,接二连三的离职。

在西湖论剑仅仅10天后,马云就宣布,阿里巴巴进入紧急状态,他告诉公司员工:未来半年将会非常严峻,要随时做好加班准备。全体准备过冬,跪着也要活下去。 

到年底,2500万的融资已经烧掉了一大半,公司账面上只剩700万元,半年内如果再找不到新的出路,阿里巴巴就要完蛋。

马云终于痛下决心,做了几个决定:一是大量裁撤海外基地,全面回归中国;二是把总部重新搬回杭州;三是全球大裁员。

经过这些变革后,阿里巴巴每个月的运营成本降到了50万美元,公司赢得了14个月的生存时间。

然而就是在这最艰难的2001年,马云仍然决定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培训员工和管理团队,并把这项计划命名为百年大计。

他亲自给销售人员培训:“我们出去时,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的5块钱,而是要负责帮客户把口袋里的5块钱变成50块,然后再从中拿出5块钱。”

正是从这一点一滴开始重新做起,到2001年底,阿里巴巴服务的企业用户超过了百万,公司也实现了盈亏平衡。阿里终于活下来了。

04

非典,淘宝诞生

2003年4月,广东非典肆虐。由于此前已经承诺了50位客户,要把他们的样品拿到广交会上免费推广,阿里员工不顾感染风险,毅然决定前去参会。

然而回来以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员工被查出感染非典,整个公司都要被紧急隔离。

在巨大的危机笼罩下,全体阿里人一致做出了一个选择:“不能让客户找不到我们”。

半天时间,400多名员工把办公工具搬到了家里,在家开始了无缝办公。

那段时间里,阿里巴巴的客户不仅没有流失,反而暴涨。非典没有击溃阿里,却让更多人意识到通过网络也能买货卖货。

也是在这段期间,有6个人, 他们回到阿里巴巴的创业圣地:湖畔花园。开始夜以继日地做那项秘密任务。5月10日,这个项目成功上线了,取名“淘宝”。

马云和团队6个人,每个人从家里找4件东西拿到淘宝上卖,总共24件,互相买,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6月份,阿里巴巴一位员工,在公司内网发布了一篇文章,说有一家很厉害的网站极有可能成为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

每个看了这篇帖子的人,心情都非常沉重。曾经有很多公司都声称自己是阿里的对手,可阿里从来没放在眼里,可这一次,大家感到了害怕。

直到1个多月以后,马云才向全员公布,这个名叫淘宝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的秘密产品。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原来,之所以这么神秘,是因为彼时的中国C2C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个巨头盘踞—eBay,它已经占领了90%的C2C市场。

马云不想让淘宝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就被人知道这是阿里的产品,被刻意针对。当他看到淘宝网起来的时候,才公布出来。

当时,购物网站都是需要付费上传商品信息的,eBay也不例外。马云则公布淘宝网3年免费的政策,这样子不收费光烧钱,凭阿里的资金实力,根本撑不住。

eBay的总裁因此断言:淘宝网撑不住18个月。

祸不单行,eBay和中国主要门户网站,全部签订了排他的广告协议,并把百度、谷歌上的所有有关“淘宝”的关键词都垄断了。在PC互联网时代,这种封杀,几乎是致命性的,这意味着光有商家免费入驻,没有买家进行购买。

一时间人心惶惶,直到当时的淘宝负责人做了这么一个决定,他让一个新人,去写了一个程序,叫支付宝。

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网购,但在十几年前,网上买卖双方谁也不信谁,为了解决信任问题,支付宝由此诞生了。

2005年,支付宝推出“你敢付,我敢赔”,进一步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基于淘宝的电子支付,这才自此流行起来。短短一年的时间,淘宝网的流量已经进入全球前20之列,交易额已经可以和eBay平分秋色。

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免费的淘宝,终将死在烧钱战eBay上,于是,2005年,马云的老朋友杨致远用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

自此以后,淘宝彻底崛起。

05

上市,天猫崛起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已经拥有了2500万用户,并且,现金流具备了上市条件。于是,11月6日,阿里巴巴的B2B业务成功在香港上市。

这一次上市,直接造就了近1000名员工成为百万富翁,是当时互联网上最大的一次造富奇迹。

2008年4月,当时有个意气风发的新人,叫张勇。 

他原是盛大的CFO,被蔡崇信挖了过来,担任淘宝CFO。到了之后才发现,CFO不止是管财务,连业务也要管,甚至连COO的工作也要承担一部分。

2009年3月,张勇接手淘宝商城。当时的淘宝商城只是淘宝上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在市场上没有名气。

为了打响淘宝商城的名气,张勇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效果都不好。后来,张勇团队决定,要在下半年,跟商家一起搞一个大动作,于是选定了个最好记的日子:双十一光棍节。

经过艰苦的推广,张勇终于搞定了一批商家愿意在这一天降价促销,可全部商家加起来只有27个。

面对这么惨淡的数字,大家也不抱什么指望了。 但是最后的促销效果,完全出乎意料,绝大多数商品一大早就被抢光了。一天盘点下来,27家商户,共计卖了5200万,是平时的10倍。

这个现象一经广泛的媒体报道,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下子几乎人尽皆知。到了第二年,参与的品牌就到达了711家,销售额达到了9.36亿。到了2013年,参加的商家达到了几千家,成交额比5年之前整整翻了700倍。

06

身陷舆论风波

支付宝属于金融机构,央行要发放牌照才能合法的运营。但我国金融业目前只对内资企业开放。

支付宝所属的企业是阿里巴巴,外资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为了尽早拿到牌照,在提交申请期限即将到来之前,马云下了决心。

在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时间内,让阿里巴巴两次转让支付宝股权,剔除了所有外资方,将支付宝纳入马云和谢世煌两人控股的另一家公司。 

在法律意义上,这等于是把原属于股东所有的一家公司,变成了马云所有,这令阿里巴巴的两个最大股东极大不满。

2011年,雅虎向美国证监会曝光了此次行为,引起了舆论哗然。 这件事情的余波,在多年后还在发酵。一些人认为马云此举毁坏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信誉。

祸不单行,同年淘宝商城发布新规,将技术服务费和卖家保证金大幅提高。

这在淘宝商城众多中小商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指责之声,几千家店主组建了“反淘宝联盟”。

他们涌入大商家,像韩都衣舍……通过购买再退货,并给差评的方法发动攻击,有人跑到阿里巴巴去拉横幅抗议,有人在香港直接设了一个灵堂给马云,有人要闹自杀,在门口要跳楼,有人说要杀死一个淘宝的小二给马云看,,后来以政府介入和淘宝让步结束。

这就是十月围城。

08

上市敲钟,不是马云!

2013年,阿里再次启动了上市流程。 由于当时的香港股市不承认AB股,阿里选择了赴美上市。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第二次上市。

敲钟是上市公司最有仪式感的一刻,大部分公司的敲钟人都是创始团队和高管,但阿里巴巴上市时,敲钟的却是8个陌生面孔——网店店主、快递员、用户、电商服务商,还有网络模特和一位外国人。

为什么是他们去敲钟?马云这样回应:

这些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阿里巴巴努力了十五年,为的不是我们站到台上去,而是为了让他们站在那里。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他们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09

假货泛滥

2015年1月23日,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在各电商网站中,淘宝网分布样本数量最多,但正品率最低,51件样品中有32件非正品。

淘宝的反应异常激烈,直接在其官方微博上,以一个“淘宝小二”的名义,向工商总局叫板,标题是:《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宣称国家工商总局“程序失当、情绪执法”。 

马云和蔡崇信,也都公开出来硬怼工商总局。

这是中国市场上极其罕见的对国家监管机关的公然硬抗。 

工商总局在几天后,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涉嫌违法违规经营的五大问题,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告诫阿里巴巴:“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市场主体,阿里系主要高管要有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于是,一向听天命的马云,在2015年12月,让集团CEO张勇宣布组建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并任命“灭绝师太”郑俊芳担任首席平台治理官。

牛气学堂从 1000 多份干货资料包中,精选了 40 份电商运营干货。在「牛气电商」公众号后台回复「店铺运营」,即可领取。

2016年,在“灭绝师太”带领下,阿里巴巴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队伍、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数据模型对制假售假进行主动防控。 

2017年两会期间,阿里巴巴公开呼吁完善法律法规,“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假货”。

2018全年,阿里共向执法机关推送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634条,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1953名,溯源打击涉案金额79亿元。

在今年7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副主席道格·柯林斯首次承认,在打假方面,美国公司已远远落后阿里,并称这个发现“令人震惊”。

10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阿里巴巴已经过了20岁。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未来的阿里,是会像曾经的诺基亚、柯达、雅虎那样,轰然崩塌,还是能够基业长青?

迄今为止,马云和阿里的形象,都塑造得挺好。未来,似乎也很可期。但我总觉得有一点不靠谱感。

马云和阿里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我满怀期待。

来源:阿朱菇凉 牛气电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baibai3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标签:阿里 ]
  • 全部评论(0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