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摆摆网 > 问答 > 国内电商 >

电商运营每天都看的是什么数据?

栏目:国内电商   时间:2019-09-05 15:36
如何快速分析了解到竞品数据背后的东西?电商运营每天都看的是什么数据?
[ 标签:电商运营数据 ]

  • 全部评论(20
  • 1楼
    xyo夕驿鸥 2019-09-06 01:36:36

    电商运营每天都看的是什么数据?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毕竟我做运营也有十多年了,且现在还管理着13家淘宝店铺,不说细节(细节都是根据个人和店铺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的),但系统的一个流程工作还是有的,因此在这里,我就将我一天的工作流程和要看的数据给大家一个展示。

    第二件事:找大佬(美工)沟通今日份的做图工作及预计出图时间。

    第三件事:数据分析;也就是本次问题的重点,一个运营人每天都要看的数据。

    我先说一个建议,就是大家每天在看数据的时候,最好做一个表格,将这些数据统计下来,这样在分析的时候会更直观看出问题所在。

    (这个表格只使用于新手运营前期,可根据个人情况做出调整,不一定非是这种一样滴)

    那么需要具体分析哪些数据呢?

    3个部分。

    第1个:自己店铺的一个数据分析(需要购买生意参谋)。

    1、店铺整体的一个数据分析;

    2、单品的一个数据分析,分主推与次推。

    注意:如果有活动的话,还要看一下活动的效果数据。

    第2个:竞争对手的数据分析(需要购买高配版生意参谋)。

    主要是看竞争对手竞品的价格、活动变化,以及他的一个销量、流量来源数据。

    第3个:大盘数据,也就是行业数据。(生意参谋)

    主要是看大盘数据有无波动,之后针对店铺做一个对于,看是大盘导致的店铺波动,还是只有自己店铺有波动,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要仔细找找原因了。其次是要看最近有没有增长幅度很大的产品,寻找商机。

    第四件事:运营人的一个基本操作(这也是我们运营人要看的数据)。

    1、有订单就安排发货;

    2、有未付款的就安排客服催付;

    3、有差评/退换货情况就安排客服联系买家协商;

    ......

    ......午饭过后。

    第五件事:找大佬(美工)要图。

    还没做出来,就要开始催了,因为你不知道是不是一做出来,你就会满意,所以你要给美工留一个可以修改的时间,也给自己留一份余地,否则你今天就绝对会加班。

    (注:如果图要修改的话,不要光等着,应该接着做下面事,否则你依然会加班。)

    第六件事:查看推广渠道内的数据。

    例如:我们有开直通车,那么我们就要看看直通车里面的钱还够不够;创意数据表现怎么样,是否需要更换,地理分布是否需要调整等等。

    第七件事:数据分析。同样,要看自己店铺的数据,也要看竞争对手和大盘的数据。

    上午的时候,我们只是做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统计,下午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数据细致的分析和优化,主图是否需要优化、标题关键词是否需要优化等等(不过优化这些项也不能太过频繁)、今日订单量有无达到预计效果,如果没有,可能就需要安排补单了等等。

    在这个同时,我们还要针对店铺里面各个宝贝的库存进行统计和跟进,一定要避免产品因售完而导致下架。

    最后,总结......

    不威严所听,只以事论事。我是司空世勇,一个致力于将淘宝算法一探究竟的人,以上呢,就是针对运营人一天的一个流程安排,写的笼统,看似简单,实则真正在运营,在操作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是这么简单了。

    另外,最近我有录制一套有关淘宝店铺应该如何去运营的干货视频,有想要的,可以私信我“淘运视频”,免费分享给你们哦!

    这次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

    觉得我写得不错的,记得用力点“赞”哦!

    觉得有帮助的,记得点击“分享”以便后期查看哦!


  • 2楼
    张明 2019-09-06 01:06:36

    1、 想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做什么的,计划为什么样的人而服务的


    2、 找出谁是竞品,通过互联网如百度,知乎等找出市面上相关行业,在从其中筛选出相关服务的产品,然后学习模仿自我进化

    3、 竞品的数据分析,在对竞品进行筛选后,开展数据分析。如产品相应功能有多少用户使用,整体的热度如何,在整个竞品中功能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关键路径的功能还是旁支功能等,具体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对对比,毕竟创业公司和世界五百强,立脚点就不一样。

    以上3点最基本点,之后在分析更深层次的,没有那么多先学会跑的


  • 3楼
    科技起床 2019-09-06 00:36:36

    很多,一句两句说不明白,我做运营7年的经验来看,最重要的是周数据,日数据不过是表象。具体就需要涉及到很细致的东西了。



  • 4楼
    小贝 2019-09-06 00:06:36

    谁看了我的店铺,看了哪些产品,哪些产品卖出了,卖出了多少数量,卖了多少钱,未付款的有多少,带着问题去看数据:浏览量、销售量、销售额、转化率等等



  • 5楼
    礼物爸爸 2019-09-05 23:36:36

    看自己店铺的数据,无非就是看展现,点击,转化,成交!



  • 6楼
    反转 2019-09-05 23:06:36

    做了几年电商,略微说一下自己是怎么看数据的:


    看数据之前先看产品,了解自己产品后再去看对应的数据,不然那么多数据,只会看的头昏眼花。

    我们把数据划分为三部分:前端流量,中端转化,后端客户反馈,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流量*转化率=销量。

    粗略的查看一段时间的流量(通常以周为单位)、转化情况,了解一下自己店铺所在层级,流量和转化是否处于同行优秀层级,如果比较差就说明各个环节可能都存在问题。

    这时候我们还是回归产品本身,先看一下原来我们对这个产品设想的购买人群是什么性别,年龄,ID级别等等,对比看一下数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我们就要调出订单收件人信息等等,找出问题所在。比如本来这个产品是提供给老年人用的,但是购买人群年龄偏小,这个就可能是老人找儿子,女儿购买的,所以你就可以明白你的产品在调整图片,文案,卖点,以及促销活动时,针对的人群是谁了。

    然后还需要看一下用户反馈,这个包含的数据有评价,退货率,换货率等等,一般买给老年人的东西发生退换货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除非实在用不了。

    看完以上数据,大致对人群画像,自家产品在用户这里应该有大致的判断了,接下来就需要看流量和转化部分了

    转化要看的是加购,下单,成交之前的比例,如果加购很多,但是下单,成交比例比较低,说明有同行的活动力度比你高,或者卖点更适合,这样你需要找出相应流失的客户去了哪里购买,然后针对不足去进行调整。

    剩下的就是流量,可以根据曝光,点击,停留时长,客服咨询比去看一下,如果曝光很高,但是点击率很低,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推广类目,关键词有问题,二是图片不吸引人,这个可以通过直通车做不同的图片进行测试,如果点击率正常,但是跳出率很高和停留时间很低,基本就可以判断引入的客户是不对的,需要调整图片,关键词等等。

    运营通常是去看这些数据,当然还有更多专业数据,这里就不说了,有需要的可以一起讨论。


  • 7楼
    帆软 2019-09-05 22:36:36

    看到这个我就想到了我被骗的经历了


    没有做过运营,当时我当过电子商务公司的销售经理助手。

    你们的京东在我这只有京麦;你们的淘宝在我这只有千牛。

    运营最看中的就是转化率:

    1.运营助理每天都要我发客服们的各个产品的转化率给他;

    2.经理也每天早上就说昨天谁谁谁的转化率怎么这么低;

    3.运营店长也天天说,要登记真实咨询,我要看你们真正的转化率,,,

    骗人电子商务公司几个月,也让我了解到了客服这个职业以及职场的可怕,,,,,额,似乎走题了,


  • 8楼
    叮当会 2019-09-05 22:06:36

    问题很好,不请自来。


    很多第一次做电商运营的人都不知道要看什么数据,我之前也做过互联网运营,一开始无非就是看看PV、UV,分许分析流量就完事了,但是很快老板就会发现我的分析结果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分析这些东西根本毛用都没有!

    但是我也很无奈,因为这些常规数据就绑定着我的KPI,要是不做的话,我就会被扣钱扣工资,运营分析还能怎么搞出花来?老板是为了公司盈利,我也要为了我个人生活啊。

    后来我才知道,不是分析方法和内容不对,而是没有关注到重点的数据。

    顿悟的方法很简单,去问一个专业的搞数据分析的就行了,我有幸就遇到了这么一位,简直称得上是扫地僧一样的隐藏人物,几句点拨就足够我学习的了。

    一、首先,想要知道需要关注什么数据,首先就要明白自己企业的商业模式。既然题主问的是电商,那么就先说一下电商的盈利模式,很简单:

    客户看中了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你把产品和服务卖给客户,一个订单完成!

    电商公司和o2o类公司都是这种模式,公司的收入是由一个个订单堆积出来,订单是由用户购买了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产生,可以说用户和商品或服务为订单的两大基本元素,公司收入下降、增长、异常最终都可以追踪到用户与商品这两大元素上。这样我们将公司收入相关数据拆解为三大模块:用户、商品或服务、订单。作为运营人,我们最主要要关注的就是两个字——用户。

    公司收入、订单都是由用户消费所产生,用户的消费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引流、转化、消费、存留。

    当然我们希望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吸引和转化最多的用户、让他们买我们的产品,并且留住他们好让他们一直买。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情况进行策略对调整,让现实与理想情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我们一般将用户分为新用户和老用户,如下图所示:

    无论新老用户,我们都会关心两块内容,一个是引流(拉新),一个是转化,最终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出来,就是流量与转化率。

    二、引流一个购物中心,建在荒郊野外,没人进来,装饰再奢华也没什么卵用。用户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精打细算,实现对每种渠道每种类型的流量来源的最大价值利用。

    分析目标:通过对流量的分析,保证流量的稳定性,并通过调整,尝试提高流量。

    分析内容:基本数据指标有访客数(uv)、浏览量(pv)、访问次数(visits),是常用的衡量流量多少的数据指标;平均访问深度(浏览量/访问次数)、平均停留时间(总停留时间/总浏览量)、跳失率(跳出次数/访问次数)是用来衡量流量质量优劣的指标。

    分析角度:

    1. 观察流量规律,便于活动安排、服务调整

    上面这个图使用FineReport做的UV分析,可以发现以下规律:一天当中,访问集中在9点到11点和14点到17点这段工作时间,一年中则在春节前后的访问量比较大,每周中也是访问集中在工作日。

    一般来说,流量都是以每天中的时段、季节、节假日、星期这样的规律来分布的。所以可以将以上几面统一放到同一页面中进行观测,可以全面的了解应用的访问规律。并且通过对渠道、业务的选择,可以观测具体的渠道、业务的访问规律。

    2.发现流量异常,分析异常原因并及时调整

    通过对上图的观察,可以发现异常现象:

    3月21日到4月17日到流量图中,工作日到流量一般都维持在2400左右,而观察4月18日到5月15日到图,发现流量从4月19日下滑开始,很少突破2000,也就是流量在近一个月有明显下滑。原因可能是对手购买了竞价排名、自己的seo做的不好等等。

    一般来说,流量以周为单位,周期性分布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将视角拉长,一次性多看几个周的数据,便于发现问题。将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也有助于问题的发现。

    除上图中对流量异常的简单监控外,可以对流量进行进一步分解,如下图所示,通过图表联动,观察具体渠道或者业务的流量情况,从而完成对问题的追踪定位,例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4月中旬开始的流量下降主要出现在pc端,那么可以进一步缩小问题的范围。

    3. 观察流量结构,分析其合理性,并作出调整

    流量结构一般可分为渠道结构、业务结构、地区结构。通过查询一段时间内的各结构占比,了解流量组成。

    如上图所示,在渠道中,pc占比相对过大,而app占比不高,app对于用户具有更大的黏度,所以应分析app占比过低原因,并想办法提高app流量占比。下面的折线图可以对各渠道的流量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占比不合理是短期内出现的,还是长期存在的、辅助问题的分析。

    4. 追踪流量情况,衡量活动或者调整效果

    对流量的追踪,一般就是对流量的监控,观察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变化情况,评估活动效果。一般来讲,活动期间流量会大幅提升,活动后有一定回落,是一个成功的活动。如果活动期间流量上升幅度不大,或者活动结束后流量大幅度跌落,甚至流量低于活动前的正常流量很多,都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活动。

    三、转化在完成引流的工作后,下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转化了,一个崭新的用户一路走来到完成交易,中间需要经历:

    浏览页面(下载app)->注册成为用户->登陆->添加购物车->下单->付款->完成交易

    每一环节中都会有用户流失,提高各个环节的转化率,一直是互联网公司运营的最核心的工作。转化率的提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分析目标:了解各环节转化情况,分析其异常或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整,以提升各环节的转化率。

    分析角度:关于转化率的各种名词也特别多,有静默转化率、登陆转化率、咨询转化率、付款转化率等等,然而并不需要考虑这些词,只要关注用户从接触应用到成交中的几个环节就好。

    我们依然使用FineReport中图表的形式来从各个角度对转化数据进行展示分析。

    1.观察各环节转化率,分析其合理性,针对转化率异常环节进行调整

    上图所示,传统漏斗图只能显示一条路径的转化率情况,稍加修改后,可实现对比功能,例如上图所示的新老用户的转化率的对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在该图中加入更多环节,例如注册、收藏、开工、竣工等。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下单到付款中的转化率过低,正常来说,用户只要下单,付款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对于这个异常,我们来做下猜测:

    又看了下其他家的商品或服务,发现了更好的,就取消了付款;付款前习惯性的问下相关的人进行确认,然后发现计划有变,所以取消付款;到了付款的时候发现居然不支持支付宝,无奈取消付款;下单后被告知没货;页面好卡,怒而弃之;余额不足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用户本身原因,系统设计原因。上图中这么出现付款率这么低的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系统原因。然而具体是哪块的设计出了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化追踪。

    如上图所示,点击相应阶段,联动出下面各渠道与各业务的转化率明细,可以看出,各渠道的转化率差别较大,其中pc端转化率明显偏低,而各业务之间的转化率差别不大,基本可以确定,是pc端存在问题,导致转化率偏低。

    上图中的付款转化率低的太明显,只要不瞎都能看出这转化率出了问题,但是往往转化率的问题并没有这样的明显,那怎样定位自己的转化率是否合理,哪个阶段的转化率有提升空间呢?继续看下面这张图:

    上图是通过多角度对比来分析业务转化率的健康状况,包括与自己同期对比、行业中与自己相似产品对比、行业中优秀的产品对比。对比各环节转化率的不同,产生数据上的冲击,所有落后的节点,都是可以提升的空间。

    2. 追踪转化率变化,用于异常定位和策略调整效果验证

    除流量外,转化率也是需要追踪的,将时间的维度拉开,分析各阶段转化率随着时间的波动,也是很有看点的。

    如上图所示,在4月17日到21日中间,转化率出现下滑趋势,通过渠道转化率与业务转化率两个图表的联动,可以追踪定位导致转化率下滑的渠道或业务。常见的原因,公司运营部门投入了某个渠道进行推广,新的渠道带来了新的流量,而该渠道所引入的用户质量却偏低,拉低了整体的转化率。

    3. 观察各渠道转化情况,定义渠道价值,并依此适当调整运营策略

    气泡图在传统图表中信息量涵盖相对是比较大的,上面这张图x轴和y轴分别表示流量和转化率,y轴可以根据分析内容不同切换成点击率、注册率、架构率、下单率等等,气泡大小表示的为渠道ROI。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右上象限中的渠道价值是比较大的,再综合考虑ROI,还可以看出渠道性价比情况。

    4. 分析各环节转化周期,分析用户习惯,为制定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这种场景通用性并不是很强,会和公司业务相关联,有些业务的交易是分成多个阶段来完成,这种情况可以对转化周期进行分析。

    上图中可以看出,该业务的付款与成交一般在前四周完成,而第五周开始趋于稳定。知道以上信息后,可针对第五周未付款或完成交易的用户进行询问,提高转化率。另外可制定四周内完成交易有奖励等活动来缩短成交周期,因为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用户四周时间足够完成服务检查、订单确认等工作。

    四、日活/存留互联网行业的拉新成本现在都很高,要投入广告、投入时间,这些都是成本。如果用户还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就流失了,那一定是亏了。相反,拉过来的用户,存留的时间越长,产生的价值也就越大,也才能弥补其他流失用户所产生的损失。因此,提高用户的存留时间,也是提高公司收入,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一环。

    分析目标:通过分析用户的日活/存留,来帮助运营人员发现问题、监控数据,为调整策略提供数据支持,达到提高日活/存留的效果。

    分析角度:

    1.日活监控,观察用户活跃数据,分析日活健康度

    活跃用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有些公司可能不太关注回流(一定时间内没有登陆的用户再次登陆)这部分用户,我将它列出来,是认为了解回流用户的日活情况在一些场合中是有价值的,例如活动期间、发优惠券测试,是否会对流失用户的回流产生了作用。

    上图中是用finereport做的堆积面积图,其面积大小为各类型用户数,堆积总高度为总活跃用户数。对于日活数据来说,相对理想的情况是老用户占比较高,为活跃用户主力,并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代表产品对新用户的粘性较好,总体拉新存留大于流失用户。否则,要么是新用户的存留率过低,要么是老用户的流失率过高,都需要进行调整。

    2.观察存留规律,定位存留阶段,辅助市场活动、市场策略定位等

    存留规律分析应该分开对待,一部分高频小额订单(例如外卖)这种互联网公司,其分析模式类似于游戏、知乎、SasS平台,会以日为单位来分析存留。

    如上图所示,这种用户登录频率较高的应用,可以通过上图分成三个阶段,过滤期、试探期、平稳期。刚开始接触一个应用的用户中,有大量的用户是质量不高的用户,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存留率大幅下降的阶段,但这一阶段周期一般较短(我认为这一阶段可能更多的是应用筛选用户)。在这一阶段过去之后,用户会对应用进行详细的试探,是否让自己满意,这段期间也会有部分用户流失。最后留下的就是相对稳定的用户了。

    上图可称之为手枪图,该图可以看出用户存留的整体情况,存留率有没有越来越高,产品粘性是否做的够好,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一定的问题来。但要像日存留那样,找出用户存留的三个阶段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用户是否存留下来更多的取决于消费体验,并且消费体验周期过长,很难判断用户是否会再次消费。

    3.对比不同用户、产品功能的存留情况,分析产品价值、辅助产品调整

    如上图所示,通过对比,发现使用了分享功能和收藏功能的用户的存留率相对较高。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后,可以通过产品上的调整,来鼓励用户使用分享、收藏等功能,以此来提高用户的存留率。

    这种对比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将功能选择换成用户分类、用户来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例如,如果发现男性用户的存留率比女性用户低,那么一是可以提醒反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是可以调整产品推广渠道,以吸引女用户主。

    存留率是互联网公司非常关注的指标之一,而很多公司会对存留率进行非常深入的挖掘。上文提供几种存留率常用的展现形式,为分析存留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注:文中图表均由finereport报表开发暂时想到的就这么多,当然我这里也只是简单梳理一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 9楼
    跨境电商华贸通 2019-09-05 21:36:36

    要想实现精细化运营,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电商网站要提高运营效率,至少需要五大关键指标:活跃用户量、转化率、留存、复购和 GMV 。


    活跃用户量是一个基本的指标,有 DAU (日活跃用户)、WAU (周活跃用户)和 MAU (月活跃用户)三个层次;

    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电商运营需要关注主路径、次路径甚至精细到每一个品类/ SKU 的转化率;

    留存要从不同的时间周期上研究,包括次日留存率、3 日、7 日、30 日留存;

    复购则要从 3 个角度去看,复购用户量、复购率和复购金额比;

    GMV 是最重要的指标,我们的运营最终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 GMV = UV *转化率*客单价)

    光知道指标是远远不够的,电商行业的精细化运营需要结合业务实际展开。我们可以从商品运营、用户运营和产品运营这 3 个关键思路展开,看电商网站该如何得到数据背后的东西

    (一)转化分析

    在商品运营中,尤其是首页商品更新速度快,我们要格外重视转化,甚至要精确到不同时间区间、不同位置、不同商品的转化率。然后根据转化率,结合业务经验,不断调整运营策略。然而目前,即使是大型的电商网站,也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对于每个商品品类/SKU 的转化率的分析仍存在一定的空缺。

    商品运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投入低,见效快,效果明显,商品运营的本质是通过不同坑位、不同活动、不同商品的分析来提高我们的转化率和 GMV 。

    下图展示了一个电商购买流程的主路径:首页——活动页——商品详情页——支付完成。从精细化用户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我们关注转化路径每一步的转化率;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最后一步“支付完成”的转化率偏低。(三)品类分析

    电商网站上的商品品类非常多,每一个品类都应该有明确的定位,不同定位的品类应该有不同的运营策略。根据商品品类的利润率、转化率等表现,我们将商品品类分成 4 种:导流型品类、高利润品类、高转化品类、未来明星型品类。

    1. 导流型品类:利润非常低,但是购买量大、市场需求大,目的在于导流。

    2. 高利润型品类:利润率高,希望用户更多购买此类商品。

    3. 高转化品类:带量。

    4. 未来明星型品类:这是电商平台的潜力股,虽然曝光量很低,但是转化率极高。

    明确了商品的品类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展开运营。


  • 10楼
    电商值得吗 2019-09-05 21:06:36

    看自己店铺的数据,无非就是看展现,点击,转化,成交



说点什么吧